-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 釉化用钢的发展
釉化制品最初主要以装饰用途为主。十九世纪之前,几乎都是艺术品。英国在十八世纪
后期最先研发出以钢铁为基体的釉化制品,釉化制品开始发展为实用品。最初,釉化制品主要是以铸铁为基体材料。随着十九世纪初的钢铁冶金工业的兴起,1850年左右产生了以钢铁为基体的现代釉化用钢产业[3]。二十世纪初,随着釉化生产工艺和技术能力的进步,釉化用钢行业进一步发展。为适应釉化用钢工业的发展,各国都积极地对釉化用钢进行研究[7]。美、日、苏作为目前全球主要产钢国家,不仅开发出许多性能优良的釉化用钢板,还开发出具有特种功能的釉化用钢,并制定出搪瓷用钢国家标准,对钢板化学成分、机械和成型性能,以及涂层要求都有规范,并已形成系列[8]。
我国的搪瓷工业已有60年的发展历程,初始规模极小,釉化原材料及制品以前主要依赖进口。后来由于工业发展的需求,国家对该领域进行改革和发展。目前有武钢、鞍钢、宝钢等几家大型企业。武钢的热轧釉化用钢系列凭借高质量取代进口锁定市场,获得了国际知名企业如阿里斯顿,A.O.史密斯的认可[9]。鞍钢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生产日用冷轧、热轧釉化用钢,近年来在国家支持下更是开发了高强度双面釉化用热轧钢板[10]。宝钢自1997年以来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出新一代釉化专用钢,包括冷轧超深冲搪瓷钢板系列,热轧高强度搪瓷钢板系列等,改善了釉化用钢板的强度、成形性、抗鳞爆性、密着性和焊接性等多方面性能[3]。
-
- 釉化用钢种类
釉化用钢有很多种分类方式,可以按生产工艺分为热轧板、冷轧板和覆层板等;按强度可分为5MPa、330MPa等不同强度级别的钢板;按制备工艺可分为一次搪瓷、两次或多次搪瓷;按瓷釉特点可分为耐酸搪瓷、低熔搪瓷和微晶搪瓷等;按其冶炼特点,主要包括:沸腾钢,半镇静低碳钢,脱碳沸腾钢,脱碳半镇静钢,脱碳镇静钢,含钛镇静钢,无间隙钢(IF)等。在国内,目前使用的釉化用钢主要有以下几种:冷轧沸腾钢、含Ti无间隙元素钢、脱碳钢、外沸内镇钢、含铝镇静钢、低合金高强度钢等[6]。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来自艾欧史密斯公司提供的28#冷轧钢和29#热轧钢,两种钢成分不同,轧制工艺也不同。
热轧工艺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轧制(1100~1250℃),硬度强度相对较低,表面有氧化皮,光洁度低,表面质量差,一般为中厚板,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但易于加工,有较好的塑韧性。
冷轧较热轧而言,轧制温度低于再结晶温度。釉化用冷轧钢板一般采用厚度为1.5~6mm的热轧钢板作为冷轧原料,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热轧来料→酸洗→冷轧→脱脂→退火→平整→精整→涂搪烧结[11] 。和热轧钢相比,冷轧钢硬度高,加工相对困难些,一般为薄板,但不易变形,硬度强度较高,表面光洁度高。
-
- 釉化用钢强化机制
金属材料的强化一般有两个基本的理论途径:一是制造无缺陷的完整晶体,使晶体强度达到近理论强度;二是在有缺陷金属晶体中阻碍为错的运动。第一种目前还未在生产中应用实现,目前应用的强化机制还是利用的第二种强化途径。
钢的强化方式通常有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固溶强化、位错及亚晶强化、相变强化等。在实际实验中,这些强化方式可以单一作用,也可复合强化,对于屈服强化的综合影响可由修正的Hall-Petch公式表示:
=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