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散纳米YAG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2023-08-17 16:30:06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1 白光LED简介

1.1 白光LED发展历史与现状

在LED诞生以前,传统的现代照明手段为白炽灯和荧光灯。其中,白炽灯发光原理为热致发光,其发光效率很低,仅不到10%的电能转化为光能,而且寿命较短;而荧光灯中多含Hg元素,造成污染[1]。半导体白光LED是继白炽灯、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之后的第四代照明光源,它具有发光效率高、低发热、长寿命、高亮度、低功耗的特点,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照明光源。

1962年,Holonyak利用GaAsP成功研制出第一只红光LED,当时其发光效率仅为白炽灯的1/150[2]。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通过对GaP器件和GaAsP新型发光材料的深入研究,LED的发光光谱已经扩展到黄光和绿光领域,发光效率也大幅进步了。1993年,日亚公司首先在以氮化物为代表的发光材料体系中取得了突破,1996年又成功生产出白光LED[3]

二十年来白光LED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2006年,Cree公司开发出光效为131lm/W的白光LED,这个数值已经远超白炽灯约15lm/W的平均水平;2009年,Nichia把白光LED光效进一步提升至249lm/W;2010年,Cree公司推出了商用的光效为75lm/W的照明级LED,并采用了当时业内最小的封装;2011年Vclab发明了一种新型结构的LED,在保持高光效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发热量;截至2012年,几个主流的白光LED生产企业的产品光效都超过了140lm/W。目前产品化的白光LED,其光效在150lm/W以上;2020年,白光LED光效预计可达240lm/W[4,5]

现如今,为了加快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各国政府都颁布了禁售、鼓励替代白炽灯等传统照明光源的政策。2008年12月,欧盟决定逐步淘汰白炽灯;随后,美国、日本等国家也相继出台禁令,并推广白光LED的普及;2011年11月4日,我国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颁布《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其中规定: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5W及以上的普通照明白炽灯。目前,白光LED在全球照明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0%;未来,白光LED必将全面取代传统照明[6]

1.2 白光LED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

LED,即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将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LED芯片置于一个架子上,针脚作为正负电极并起到支撑作用,使用极细的金线作为导线连接芯片和针脚,并封装在环氧树脂或透明硅胶中,即得到LED结构[7]

LED的发光原理为半导体载流子复合发光。发光芯片上有一p-n结,加正向电压时,p-n结势垒降低,导致n区、p区的多子互相注入对方,形成非平衡状态。p-n结附近的非平衡载流子和多数载流子复合时,多余的能量便以光的形式释放,故此发光方式也称注入发光。然而,并非所有能量都用来发光,某些电子会被俘获至非发光中心,再与空穴复合,这时能量只能以热能散发,称此过程为无辐射过程。若想提高发光效率,就必须减弱无辐射过程。

LED发光波长由发光区域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决定,故单一发光芯片只能发出单色光。而白光为复合光,无法由单一LED发光芯片发出。当前,人们利用半导体芯片和荧光粉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白光LED,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