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见光和紫外图像融合的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2022-11-27 15:41:56

文 献 综 述

1.问题定义

高架输电线路经过长期使用,传输线表面会出现绝缘缺陷,进而导致电线外部电场强度不均匀变化,可能发生电晕放电的现象。这是电力损耗的原因之一,也会使电力设备寿命减少。

因此及时发现电晕放电,并对放电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本课题即针对该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利用紫外探测器检测到电晕放电。然后将紫外探测器的图像与可见光监测设备图像进行图像融合,进而直观确定放电位置。

2.研究现状

高压设备进行放电时,会产生声波和光波。对高压设备进行放电检测的方法有超声波检测法和红外热成像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主要通过检测高压放电时产生的超声波,通过其声音信号的方位和强弱来判断放电位置。该方法难以直观而准确地定位,且难以进行定量分析,难以保证定位精度。

红外热成像检测法主要通过检测高压放电时的热量累积,进行对高压放电的定位。该方法可较为准确地进行定位。但若使用该方法,当高压放电被检测到时,电力设备可能已经放电一段时间,设备可能已经损坏严重。此外由于红外相机本身的特点,红外相机需要冷却,该方法成本高、效率低。

紫外探测技术最早应用于军事目的,比如在80年代的紫外告警技术,就是通过检测导弹尾焰产生的紫外辐射来预警。在近年,随着光电技术的迅猛发展,紫外探测技术从军用走向民用并广泛发展。比如公安部门可用紫外探测技术进行指纹检测,森林管理部门可将其用于火灾预警。此外,在环保与气象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紫外线波长范围是10nm~400nm。自然界中的紫外辐射,主要来自于太阳,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通过臭氧层时,其中220nm~ 280nm的紫外线被臭氧层几乎全部吸收。所以由太阳发出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波长大多集中在300nm以上。因此220nm~ 280nm,称为日盲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