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某高校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与体质健康中耐力素质项目的相关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8 14:38:30

大学生中医体质的研究进展

摘要:中医体质辨识是指在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的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固有的、而且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其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特点。有效的利用中医体质辨识手段,获得大学生的体质情况和健康状况,可以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上提供一定的帮助,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中医体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中医体质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我国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以及中医体质同体质健康之间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中医体质辨识;体质健康;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健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国家对健康也愈发重视。国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并在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中医作为我国特色的传统医学,深受国人的认可和欢迎。其中,中医体质,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有着很大贡献,其更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医学家们的关注和研究。

一、文献综述

(一) 中医体质概念

体质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在《灵柩》、《素问》中都有将人体按各种依据进行分类的记录。而从秦汉以来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体质同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现代中医体质学说逐渐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即使各国各专家学者对其的概念的界定并不一样[1]。而近30年来,随着专家学者的研究深入,中医体质理论渐趋于完善[2],但是中医体质学说仍有许多的问题尚未统一,包括体质的定义、体质的分类、体质与证的区别等[3]

关于中医体质的定义,其中认可度较大的一种主要观点,是以王琦教授为代表提出的包括生理、心理两方面内容的基本概念。王琦教授认为,中医体质同人们的健康和疾病息息相关,是指在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的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固有的、而且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4]。个人的体质受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因先天作用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又因受后天各种因素影响,所以具有动态的可变性[5]。因此在改变一定的环境或运动状况的情况下可以改变不良体质,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一定的治疗手段。

(二) 中医体质分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