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场馆与社会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文献综述
关于体育场馆概念的综述:
体育场馆及相关概念:
曹缔训把体育场馆定义为“为了满足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群众健身娱乐的需要而专门修建的各类运动场所的总称”体育场馆是隶属于体育设施之中的,《体育经济学》书中把体育设施定义为“体育场、馆及其设备的总称”圈。日本宇土正彦指出,“运动设施包括运动形成所必需的一切地理性、物理性条件的运动场所,并含有用具和设备”,因此,体育场馆是运动设施中重要的一个成分。体育场馆是由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因素所组成的整体,包括体育场馆的数量、种类、规模、装备、布局和形态等,搞清这些环节对认识体育场馆有重要作用。其中体育场馆数量是反映场馆资源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与场馆数量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不同系统平均占有体育场馆数量,人均占有场馆数量,人均占有场馆面积等闭。我国体育场馆数量己经有了很大增长,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场馆增长比不上人口增长,城市体育场馆数量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人均场馆数量少等。
体育场馆的性质:
宇土正彦认为体育场馆有两种性质,即主体性和从属性。“主体性是指为人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而修建的运动场馆,从属性则指为举办赛活动,承办综合运动会而新建的体育场馆”。按照这种观点,我国由政府投资兴建的体育场馆多是从属性的,而社会力量集资兴建的场馆多是主体性的。
体育场馆发展环境:
环境泛指周围的情况和条件,体育场馆同其它企、事业单位一样,存在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并以客观环境作为生存、服务和发展的空间。“研究体育场馆内部、外部环境条件,能充分掌握其周边情况、条件、影响因素以及发展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为管理、经营体育场馆提供决策和参考”。其中外部环境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时间因素、体育消费因素、人口因素、法律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自然因素。内部环境包括场馆基本情况、场地面积、服务、经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情况等),场馆相关情况(即场馆地位、知名度、优势及特色等)和场馆资源情况(空间、时间、信息及管理资源)。明确了体育场馆的内部、外部环境条件,就可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内外协调发展。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