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背景下疫苗阴谋信念对大学生新冠疫苗接种信心的影响以及从众心理的调节效应文献综述

 2023-03-29 15:29:31

关于COVID-19疫情背景下疫苗接种动机的构念及测量工具的文献综述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流行已经持续一年有余,严重侵害了人类健康和社会的正常运行。疫苗是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1],而疫苗犹豫则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研究疫苗接种动机、减少疫苗犹豫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1]。然而,国内关于疫苗接种动机以及标准化测量工具的文献有限。本文研究COVID-19疫苗接种动机以及影响因素,回顾过往开发的测量工具并且进行整理与概述,为构念新冠疫苗接种动机与测量工具,扩大疫苗接种面,建立免疫屏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COVID-19;疫苗;接种动机;量表;文献综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损害[3]。全球公共卫生实践证明,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措施[4]。疫苗接种可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有效对抗和缓解疾病的大流行。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进展到疫苗防控阶段,公众对于接种COVID-19疫苗的态度和人群接种率逐渐成为日益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5],而公众对于疫苗的不信任、质疑等导致的疫苗犹豫(Vaccine hesitancy)会削弱疫苗的保护力,影响群体免疫的效应[2]。减少疫苗犹豫,提高接种率已经成为预防COVID-19的新挑战[6, 7]

国内关于疫苗接种动机及相关研究有限,尚未形成系统的接种动机评估模型与测量量表,而疫苗犹豫具有背景特异性,需要结合当地社会特点开发出关于COVID-19疫苗接种动机和影响因素的标准化测量工具,了解当前人们对于新冠疫苗的态度和接种动机的决定因素。本文旨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与资料,整理疫苗接种动模型机与相关量表,分析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居民对COVID-19疫苗的感知、知识获取、信任程度等是否对接种动机产生影响,为构建符合中国COVID-19疫情流行特点的标准化测量工具提供参考依据,从而鼓励居民积极接种疫苗,减少疫苗犹豫心理,提高人群接种率;并对后续健全疫苗管理条例、完善疫苗安全保障系统、开展疫苗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卫生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动机研究概述

世界卫生组织免疫战略委员会(Strategic Advisory Group of Experts ,SAGE)将其定义为“尽管提供了疫苗接种服务,但公众仍延迟或拒绝接种疫苗”[8];魏征[9]等将其定义为在疫苗服务科技的情况下对接疫苗产生延迟或拒绝的态度。Heidi J. Larson等[10]疫苗犹豫者定义为那些处于完全接受者到完全拒绝者之间的异质群体[10],WHO也将疫苗反对者纳入犹豫者范畴。探索接种动机,分析其背后原因并构建标准化测量工具需要全方位探索人群的接种动机及其影响因素,需从个体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多方面出发。

本文主要通过在web of science 核心期刊数据、PUBMED、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跨库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以“疫苗信心(Vaccine confidence)”“疫苗犹豫(Vaccine hesitancy)”“疫苗量表(Vaccine scale)”“利他倾向(Altruistic tendency)”等为检索词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通过运用模型对新冠疫苗接种动机进行描述,通过量表或问卷对相关人群进行调查分析,从而获得影响接种动机的影响因素,提高人们对于疫苗安全性和益处的认识,控制疫情传播,减少负面影响[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