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模式对市场剧变的响应越来越迟缓和被动。为此,在经历了企业独立经营,纵向一体化的管理阶段之后,以快速响应市场,增加柔性,降低成本为目的供应链管理思想营运而生,这种思想已被国内外商界和管理学界大范围接受和采纳并在实践中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国外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
近年来(2007—2011年),国外对建设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建设供应链管理的协调问题、信息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模型构建、框架研究和集成化研究。
(一)在协调问题方面
Davis(2008)通过从焦点小组的成果以及关系营销的文献中发展出来的问卷调查,提取了关于承诺、信任和满意度的上下游建设供应链关系的信息,据此建立了关系变量对建设供应链的影响,并表明恰当地使用关系营销技术能给建设供应链带来益处。Motawa等(2009)从付款和现金流机制入手,引入了一个高级的IT系统,以模拟不同的付款机制,使供应链成员能够决定最合适的付款机制。Bankvall等(2010)指出,对于个别供应链内顺序性相互依存协调问题的高度重视并不适合当前建设项目供应链中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在信息化方面
Lung-Chuang Wang等(2007)介绍了一个基于RFID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即M-ConRDSCM系统。其研究展示了这一系统的有效性,在建设供应链环境下,本系统的响应具有较高的效率并且加强了办事处与现场之间的信息流。Jung Ung Min等(2008)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建设供应链模拟器(CS2)。CS2是“beer game”的一种改进版本,其通过利用计算机Agents技术来模拟一个虚拟的建设供应链,并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模拟形式:“人对人”和“机对人”的互动模拟。
(三)在可持续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