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21世纪生物医药产业正迅猛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2009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加以培育。生物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对于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加快壮大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1]。
《“十三五”生物产业规划》[2]中提到,构建生物医药体系,把握精准医学模式推动药物研发革命的趋势性变化,立足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等先进技术带来的革命性转变,加快新药研发速度,提升药物品质,更好满足临床用药和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的需求。希望到2020年,实现医药工业销售收入4.5万亿元,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3.6%。
生物医药领域也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 年)》制定的 11 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是纲要重点安排的前沿技术之一。十三五规划再次强调生物医药作为战略型新兴产业的重要作用,生物医药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抢占产业发展高端和前沿的战略重点。
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小、散、乱,存在研发经费不足、创新水平较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使其核心竞争力较低。而且生物医药产业做为新兴行业,行业制度规范性不足,缺少发展经验,政策方面的实施力度不足[3]。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缓慢,举步维艰。其政策制定与实际实施有所偏差,难以达到预计效果。
台湾地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将生物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科技领域之一,1995年在亚太地区率先颁布实施了《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旨在推动台湾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构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4]。
台湾地区政府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对生物医药产业十分重视。在政策上,台湾“行政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物技术产业的行动方案和条例,并成立“行政院”领导的指导小组,推动和落实各项政策,而且台湾“行政院”下属各部委也有专门的推动小组落实、宣传和检讨各项生物医药产业政策[5]。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落后,政策支持力度相对于欧美、日本较弱,且经验不足,实施难度较大。我国台湾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早于大陆,且其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大陆地区。通过对台湾地区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的研究分析,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状况,借鉴其创新之处。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医药行业是持续增长的朝阳行业,而生物医药则是朝阳中的朝阳。近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并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医药行业开拓了新的领域。生物医药产业被确定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国家对于这一行业的重视程度,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影响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予以探讨和研究,提出解决对策,从而促进这一行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