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随着人类对于健康问题的越来越重视,加上各种新型疾病的出现,药品一直是不可或缺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与发展,药品的生产与消费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也就出现了以药品为交易商品的国际医药贸易这一名词。国际医药贸易的形式是多样的,依照药品移动的方向,主要分为药品出口与进口贸易。通过出口药品,将我国生产研制的药品运往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市场进行销售,不仅拯救了各地患者的生命健康,也为我国赢得利益;通过进口药品,将外国生产研制的药品输入本国市场,同样可以有利于我国人民安全健康。
本文从阐述中国药品进出口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中国药品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更是拥有中药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1】,因此原料药成为了中国出口的优势【2】,中国也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据报道,2013年至2018年我国药品出口量一直在温和增长。到2019年1月,中国药品出口量为90879吨,同比增长4.1%。数据显示,在2014年【3】, 我国药品出口额达到313.7亿美元,这其中原料药出口额就达到258.57亿美元, 占有出口总额的47.05%,由此可见我国药品出口量和出口额都在稳步增长,而主力军是原料药。至于制剂,出口也是增长趋势,但不同的是,由于我国涌现出越来越多质量规范、有着强研发能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将药品的出口方向转向了国际上更稳定规范、利润更高的市场。比如【4】2017年,我国对美国、欧盟等拥有规范医药市场的国家增加出口,而对中东、拉美等非规范市场减少出口。
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在研发技术水平上还有待提高。据统计【5】,截至2016年10月,中国大陆专利药品仅有54个,只占全球专利药品总数大约1/10,所以我国在开发专利药上实力还不足,便需要进口大量药品,尤其是临床继续用药,这其中大部分又都是专利药。据报道,2015年至2018年我国药品进口量也呈增长趋势,到2019年1月中国药品进口量为13500吨,同比增长2.6%,进口金额为2896.1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0.3%。
近年来,我国医药企业积极引进研发人才,紧跟国际趋势,注重质量规范和注册认证准则。以恒瑞医药公司为例【6】,公司花费近12亿元投入研发和引进人才,研发团队在2016年达到2142人,还研发出了创新药吡咯替尼。同时,也因为政府采取了加工贸易的税收减免政策,国际客户也更愿意到我国采购药品,例如2017年制剂加工贸易增幅高达96.34%。虽然出口形势整体向好,但是现在仍存在医药贸易摩擦。就发达国家而言,他们会给我国的出口药品设置很高的贸易壁垒,认为我国药品达不到严格标准,甚至发起反倾销调查。从2011年到2015年,我国药品遭受到越来越多种类的贸易壁垒,涉及到的药品种类也更为广泛【7】。由此,也引发我们的深思,我国药品在出口上并不是顺风顺水,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未来形式依旧严峻,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进。
在药品的进口问题上,我国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许多进口国以知识产权【8】为由,哄抬药品的价格,张卫东【9】等还证明了高昂的进口药品价格会对国产药起到错误的价格示范作用, 引起国产西药价格的上涨。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在进口药品定价上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我国为积极扩大进口,削减进口环节涉及到的成本,宣布自2019年1月1日起,调整部分关税,对部分药品生产原料实施零关税。而对于一些价格昂贵的进口药,2018年我国开展仿制药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10】,目的就是要使生产的仿制药能够在临床上与原研药相互替代,同时带量采购与新药审评审批加速的开始,未来国产创新优质药品将可以替代国外进口药品,这样也提高了我国药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国的药品进出口形势虽然良好,但还有许多潜在的问题。面对全球医药贸易一体化、国际化的环境,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无限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探索我国药品进出口的问题与发展的建议也是我们需要分析的。我国政府应当尽快推出并落实良好的政策来维护并改进我国药品进出口现状,同时制药企业应当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一方面引进人才提高研发水平,利用我国原料药与独有中草药的优势,争取研发出我国独立自主的创新药,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守药品安全质量法规,以国际高标准要求自己,制备出合格安全的制剂,这样才能不给国际以质量不过关设置贸易壁垒的机会。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