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健康管理”的探讨及其应用文献综述

 2022-12-27 09:28:19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研究背景及目的: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告诉发展,医药这一涉及国民健康的朝阳产业也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下有了质的飞跃。无论是分级诊疗、网络挂号还是远程监测、医疗检测类穿戴型智能设备APP等都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开始拓宽诊疗范围,提升诊疗水平,优化患者就医途径以及加强健康管理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然而随之而来的民生法律等问题也开始出现。

本课题旨在分析研究互联网 健康管理模式发展现状和前景以及涉及阻碍其发展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文献综述:

  1. 互联网 健康管理发展背景
  2. 社会背景:
    1. 就医问题

中国不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极大不平等,在诸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一线城市拥有非常优质且先进的医疗设备、高素质的医护人员、卫生健康的治疗环境,国民信任偏好一线医院,使得该地区的人均医疗资源紧张,医院超负荷运营。相比而言小型城市以及偏远地区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偏远山区医疗卫生条件甚至不足以满足当地居民的小病治疗,增加医患矛盾,不利于国民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

    1. 互联网普及,用户数据增加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度逐年增加。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2017年移动健康平台用户数据报告不难看出中国移动互联健康平台用户数据稳步增长,由此可见互联网 医疗健康发展是医疗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提升中国医疗护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1. 政策支持[1]

在事关民生的重大会议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会议中,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及“健康”这一重大的民生问题。在十三五规划中就提出“健康中国”,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面建设远程医疗应用体系,建设信息化服务体系”,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将健康中国战略定位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远程医疗”作为落实改革重点任务的手段被再次提出。国家医保局也在制定互联网医疗物价指导原则,医保有望将远程医疗纳入其中。此外,国家有关部门逐渐放松对于网购药的管制。

  1. 科技发展

互联网 健康管理模式必须搭乘网络技术发展的高速列车,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技术将许多构想变为现实。使得互联网与医疗两者相互融合,促进两者的发展。

  1. 互联网 健康管理模式应用现状

互联网 健康管理就是在互联网的联系下,将诸如挂号、看病、买药、健康监护等关乎国民健康的方方面面相联系,帮助患者缓解看病难等问题,提高消费者对于自身身体状况的了解,加强健康知识的普及。随着社会将这一命题的推进和实践,互联网 健康管理渗透入国民健康的方方面面,不仅存在于医院疾病领域,还拓展延伸到健康检查知识普及等相关领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