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最近几年,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但仍以平稳较快的速度增长。而与此同时,在市场机制和区域政策引导下,广东、浙江、江苏、福建、河北等地,很多产业已经或正在进行空间集聚。各地开始意识到产业集聚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在区域经济的问题上一改过去面面俱到、贪大求全的发展模式,开始集中资源向区域优势产业、优势区位投放,着力培养区域特色产业,以吸引人才、技术和资本聚集,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区域间的增长差距和空间集聚差距也逐渐显现,一方面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空间区域的快速集聚,另一方面却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的低速增长和空间区域的缓慢聚集。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否隐藏着这样的一个理论命题: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集聚是否存在某种关系:一个地区产业聚集程度高则其GDP增长得快;一个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低甚至不再集聚则意味着经济衰退?
基于这个命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并发现:在过去的研究中,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多数是从集聚本身出发,研究其形成机理、集聚效应和集聚模式等,较少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近些年来,虽然有些学者将区域经济发展纳入考虑范畴,但该类文章也只是单纯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两者的关系,而较少进行实证分析。中国医药产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是关系到全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基础性服务行业,其发展不仅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而且对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关于我国医药产业的研究现状、产业集聚和影响因素的文章等,发现学术界对医药产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在医药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因此,本文将立足于医药制药产业的空间集聚,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探究医药制造业空间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医药制药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其次深入研究医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从而揭示医药制造业空间非均衡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分布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联性。通过此次研究,将为协调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展提供参考,并为更好地发展医药制造业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手段方法:
本文主要应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浅析医药制造业空间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献分析法。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了解到目前关于产业空间集聚区域和经济发展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本文的开展提供思路与指导。
比较分析法。通过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发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动以及医药制造业空间集中状况的历史变动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医药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关联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
实证分析法。分析医药制造业集聚现状,衡量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以及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具有差异性的医药制造业空间集聚态势,总结并分析其动态空间演化特征,探索演化机理。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