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超市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状况:
1.Yue Zhan、Chao Wang(2012)在文章中认为制定里程节约模型可以有效的优化配送路线,达到减少配送成本的目的。结果也表明,该模型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是有效的。里程节约模型的使用可以为连锁超市控制配送成本提供参考,加强连锁超市的配送效率。连锁超市通过物流成本有效的控制,充分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关系,科学和合理组织物流活动,加强物流活动过程成本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浪费的劳动力,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率。
2.邓康林(2008)认为物流成本占连锁超市总成本的一大部分,物流费用的高低无疑直接影响到超市的经营利润。只有合理的控制物流成本,才能极大的降低连锁超市成本。从我国中小型连锁超市企业管理实践以及目前物流行业的状况来看,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经营管理者对物流成本认识欠全面、理解欠充分,导致物流成本控制缺位。2.在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实践过程中,对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标准。邓康林极大推荐使用作业成本法管理物流,通过对成本动因和成本分配状况的分析,可以揭示哪些资源需要减少,哪些资源需要重新配置,最终确定如何改进和降低连锁超市物流作业成本,这将是作业成本法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国内研究状况:
1.赵海燕、王欣(2016)指出存货成本在连锁超市的经营成本中占据较多,存货成本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连锁超市经营利润的多少,因而在连锁超市的经营中,亟须关注的就是其存货成本控制的问题,加强对连锁超市的存货成本控制问题,有利于其有效控制成本,运用统一采购货品、统一配送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以达到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目的。连锁超市存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采购环节成本过高。存货采购预算大都由各分店根据
以往的销售量制定,缺乏整体的采购成本控制意识,对于采购预算缺乏严格的把控,因而采购过程中易增加存货成本。(二)缺货成本偏高。连锁超市在进货时不仅需要考虑季节性、社会因素来选择销售的商品,还需要考虑其他各环节的连贯性,中小型连锁超市常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采购部门不能及时获取缺货信息,因而不能及时补货完成配送,这使得连锁超市存货的缺货成本偏高。(三)存货总成本协调性控制不充分。怎样对存货成本三个方面进行统一的控制,减少存货总成本,仍是所有管理层人员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时作者也说明了连锁超市存货成本控制相应对策:(一)采购方面的控制。构建电子订货系统。(二)缺货成本控制。构建自动补货系统。(三)存货总成本协调控制。
2.叶林虎(2016)提出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连锁超市经营模式起步晚、管理水低、在成本管理上仍处于传统的粗放型,因此,连锁超市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控制认识不正确。(二)成本核算不科学,成本控制不力。(三)配送中心的流程控制薄弱。(四)忽略了经营过程中的隐性成本。加强中小连锁超市成本控制的对策从发展趋势来看,连锁超市经营模式仍是我国零售行业的重要经营方式,为了保证连锁超市经营模式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有必要在充分剖析存在的各种问题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提高员工成本意识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超市的成本核算体系。(三)整合供应链管理,完善商品运输配送体系。(四)强化管理,降低超市经营过程中隐性成本。总而言之,我国的中小连锁超市务必要重视成本控制的问题,建立一整套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促进超市企业的稳定、健康的发展。
3.马晓娟(2015)认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现代连锁超市已进入微利时代。为此,必须对连锁超市的采购成本进行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才能促进连锁超市的效益提升,锻造它的综合竞争力。作者从连锁超市采购计划管理、供应商和供应渠道的选择管理、购货洽谈、合同签订管理、商品的验收、储存管理四个管理方法为现代连锁超市提出内部控制管理要点。作者分析了连锁超市采购环节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和预算。(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三)完善连锁超市采购管理绩效评价,加强审核。(四)充分利用信息自动化。最后作者进一步陈述连锁超市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通过制定科学的采购成本控制机制,加强制度的落实,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多措并举,加强对商品采购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通过降低采购成本,打造自身的核心优势,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才能促进连锁超市在零售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