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预算松弛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2-10-13 15:23:00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一)高管过度自信及其影响研究

过度自信理论(overconfidence theory)是行为金融学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认知心理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人普遍有过度自信的倾向,尤其是对于其自有信息、判断准确性及能力往往会有超出事实水平的自信趋势。Grifin和Tversky(1992) 研究发现,当人们遇到简单问题时,感觉不自信的可能性更大;相反的,当人们面对困难的问题时,反而更容易产生过度自信倾向。Frank(1985)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认为人们对于自身能力过度估计的这一现象会随着他们所面对任务的重要程度和棘手程度增强而加剧,即人们对未来会产生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因此,在一些与高难度、高重要性判断和决策紧密相关的职业领域(如投资银行家、职业经理等)中,出现过度自信特征的可能性要高于一般大众(张敏等,2008)。

近年来,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俨然已经成为了学术界一个重要议题,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无疑是其中颇具争议性的部分,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

1.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

现有研究表明,高管过度自信可能导致公司投资过多(Davis等,1994),进行并购的意愿更强,且具有明显过度自信特征的高管愿意在并购决策中为目标公司支付的价格一般远高于其他高管(郝颖等,2005)。与此同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选择性地披露利好消息,以期能夸大其投资效率,从而降低投资者对风险的预期,而这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公司盲目的投资决策(孟祥展等,2015)。

谢玲红等(2010)从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出发,以我国422家上市发行A股的并购公司为样本展开了实证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过度自信与并购长期绩效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短期绩效也存在统计上并不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章细贞和何琳(2014)的一项基于行为财务学视角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

姜付敏等人(2009)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高管过度自信程度对于企业扩张速度以及投资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李诗田和邱伟年(2015)则以2002~2011年间我国实施跨国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用logit回归分析法对动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热潮中,高管过度自信的企业参与其中的可能性更大,即存在着过度自信这一非理性驱动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