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3-10-09 10:07:17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最早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美国就已经提出“共享平台理念”,当时他们把这种理念定义为企业将对内及对外各种已设定的职能归集在一起,这些归集在一起的职能通过一个新的业务中心发挥作用,这个新的业务中心就像一个开放的市场,企业归集的各种职能及资源在这个开放的市场如同企业一般竞争。为了方便管理,这个新的业务中心需要建设专门的机构对其管理,目的是为发现新的价值增长点、提升企业整体的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企业服务质量。由以上可知,

共享服务是为企业管理部门服务,它通过归集企业总部及下属公司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传送到这个业务中心,实质上就是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在这个新的业务中心,企业上下各部门都再一次密切的联系起来,通过企业建立的信息系统比如资源管理系统、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E-mail 以及网络等方式共同为企业提供业务支撑。这种理念不仅是企业内部业务活动和企业流程的重新整合,也是对企业物力、财力、人力乃至时间资源的重新规划,更是企业职能及资源重新组合的变革。依赖电子信息技术,共享平台已经在全世界兴起并蓬勃发展。企业实力不断加强,拓展企业的分支机构,需要做到对机构工作内容监督和管理。但是必然就会增加一定的成本费用,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如果不进行监督管理,分散的机构很有可能造成舞弊行为,影响信息的真实有效,夸大业务收益,损害企业的最终利益。所以欧美国家首先开展了共享服务模式,由于近年来,我国市场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我国企业开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奠定了基础。2005年,中兴通讯建立了首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随后华为、平安保险先后建立了多个区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如今已经成为了提高综合能力,加大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财务共享中心是财务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充实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使财务管理的实务操作有章可循;第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手段及管控模式,它融合“互联网+”背景和财务管理理论,为解决企业的一系列管控难题提供解决思路。财务共享平台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该研究对企业优化管理方法、降成本提效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霓.基于“云 端”模式的财务共享中心优化研究——以H集团为例[D].青岛大学.2017(05)

[2]王小琛.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及实践研究——以MN集团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05)

[3]陈可.财务共享模式研究及应用[D].厦门大学.2008(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