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算松弛行为的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2024-06-21 17:15:29
摘要

预算松弛行为是指管理层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出于自身利益或部门利益考虑,故意低估收入或高估成本,预留出一部分盈余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较为普遍,它会对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经营绩效以及内部控制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首先对预算松弛行为的概念、成因进行了界定,并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预算松弛行为的研究现状。

其次,本文重点梳理了近年来学者们针对预算松弛行为成因和控制对策的研究成果,从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组织结构、预算编制方法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预算松弛行为的成因。

最后,本文提出了控制预算松弛行为的对策建议,旨在为企业构建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预算松弛;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控制对策

第一章相关概念解释

1.1预算松弛的定义预算松弛(BudgetarySlack)的概念最早由Schiff和Lewin于1968年提出,它是指管理层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有意图地低估预期收入或高估预期成本,以获取比实际情况更低的预算目标或更高的资源配置,从而为自己或部门争取更大的回旋余地[1]。


1.2预算松弛的类型预算松弛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松弛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收入松弛和成本松弛。

收入松弛是指管理层故意低估收入目标,而成本松弛则是指管理层故意高估成本预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