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实习生职业适应能力构建及培养路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25 18:14:17

酒店实习生职业适应能力构建及培养路径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酒店行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酒店业竞争的核心也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实习生是重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质的人力资源,与此同时,酒店实习生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成果转化慢使得实习生这一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流失率居高不下,如何针对酒店实习生进行有效的培训,为酒店留住实习生,是酒店行业面临的难题。通过总结以往国内外对酒店实习生职业适应能力构建及培养路径的相关文献,找出酒店实习生培育所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为本研究提供文献基础和启示。

关键词:酒店实习生;职业适应能力;培养路径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在职业适应能力的研究上,邓泽民(2017)认为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陈宇(2018)认为职业能力是为了满足人们在人类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应具备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可以受用终生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施晶晖(2017)指出职业适应能力即职工在陌生的工作中,在自身专业或者职业阶段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促进其快速实现更高的职业目标,同时在陌生的环境里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活动的职业自身品德。赵小云(2019)等指出职业适应能力是一种职工自身应对组织变革或者其他环境变化的能力。严雪怡(2018)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职业能力作了解释,她指出职业能力胜任“某岗位的”与“某职业群的”能力区分度。吴晓义(2019)研究认为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本职业的各种活动所应具备的本领,是成功执行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技能、知识、个性心理特征和情感态度的整合,主要包括特定职业能力、通用职业能力以及综合职业能力。李怀康(2017)提出职业能力的另一种表示形态是核心能力,他所指的核心能力不是单纯的技术、技能、经验及其组合,而是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和实施能力,是生理与心理相互关联的行为特征。张元(2018)从职业教育实践角度研究出学习者职业能力的三个层级化内涵,即基本能力层、专业能力层和特定能力层。杨黎明(2019)认为职业能力的内涵与价值是终身教育与发展的诉求,并指出“渐进性”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特征。朱惠军(2016)认为,职业能力是实习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对工作的驾驭能力,并由此产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张小锋(2017)认为职业能力侧重的是一个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模式对职业全面综合水平的评判,它主要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适应岗位的合格证明、任职资质等等,具体表现在工作中的参与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跨专业能力等等。

在酒店实习生的相关研究上,汪国强(2018)认为探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应该从最基本的实习课程内容做起,多加入实践元素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相关内容,让实践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是最根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黄明超(2019)指出实习生的心态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情况及教师的指导情况等都应该是实习生在校期间应该考虑的内容,指出实习内容中需要体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时刻对学生实习的前景感知进行相应的梳理,让学生对于旅游管理工作更有信心,增加其职业认同。宋国恺(2018)认为应该在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展就业指导和职前适应培训,从而不断提高进入社会后的实习生适应能力。孙杰(2019)等人认为酒店实习内容必须包含一些细节性的额问题,如实习的具体时间、职位、人员的具体选拔,所选学生的性格等众多问题,需要细致对待,同时他指出在实习的过程中需要学会灵活处理客户与个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问题,不然将的不大很好的实习效果。

黄少萍(2017)表示由于目前我国酒店专业的实习很少,这也是由于酒店的特有性质和我国高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并不多等众多原因造成的,所以没有必要专门制定相应的实习效果评定标准,应将实习效果分析更好的落实到学生的平时学习方法分析及错误纠正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