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研究——以南通地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3-10-09 10:06:55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资源,员工培训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提升员工技能和素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小微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从企业员工培训理论、小微企业员工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改善小微企业员工培训现状的策略三个方面展开的。企业培训是西方企业管理学的重要部分随着二十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人类管理由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综观培训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传统理论时期。作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认为,员工培训是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的主要途径,并且能够推动企业业绩的改善和提高,因此,企业应当遵循科学管理理论,订立标准化的工作方法,并且根据这些标准来培训员工。

行为科学管理时期。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杜拉班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提出将企业的培训效果与薪酬福利制度相挂钩,从而使员工产生培训的意愿,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培训中来。其次,自我效能,即一个人对自身能否学会知识与技能的判断,也是影响培训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当设法增强员工的自我效能,以保证培训的效果。

系统管理理论时期。美国麻省理工管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他认为这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培育组织的学习氛围,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学习的积极性,致力于建立一个柔性的、人性化的、扁平的组织,在提升个人绩效的同时也提高组织的绩效,使得整个组织的绩效是大于个人绩效之和。学习型组织的五大要素分别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其中系统思考是其他四项要素的基础。学习型组织注重构建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强调多元反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以此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发展,提升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能力。

国内学者对于员工培训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晚。学者黄秋慧认为,从培训计划和规划的角度出发,企业应该短期和长期培训相结合,应该鼓励员工发展可持久的、可持续的培训,让企业和员工在一起成长。持续的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热情和稳定性,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培训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企业可以营建一个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的组织氛围,可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学者邢戈认为,从培训效果的角度出发,在整个培训管理过程中,培训评估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培训评估通过比较目标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效地促进员工提高培训效率。培训评估主要包括,第一是调查学生对项目的评价;其次,评估员工在培训后的行为和绩效改进;第三,正确评估培训对于企业发展的贡献有多大;第四,为建立下一个阶段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

对于小微企业员工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小微企业由于管理能力薄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健全,往往在员工培训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这个现状,以李建、马越、陆怡君、董飞燕,高辉等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对小微企业员工培训的特性以及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出问题的所在。

高层管理人员对新员工培训不够重视。高层管理人员存在一味的追求效益和利润,不愿意花大量的经费、时间进行新员工培训的现象,希望招聘来的新员工直接能上岗或者进行很短时间的片面培训就进入岗位工作,给企业创造效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