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医生制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2022-12-09 14:56:53
  1. 研究背景

家庭医生制服务家庭医生制服务是指以全科医生为主要载体、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和连续的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契约服务的形式提供连续、安全、有效和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其在我国已进行多年长期的探索,通过全国多处试点实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2015年11月2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指导意见称,到2020年,我国将力争实现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有一份电子化的健康档案,推进使用民就医“一卡通”,用活用好电子健康档案。因此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并提出相应对策显得十分重要。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为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2020年力争实现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有一份电子化的健康档案,普遍慢性病人、肿瘤患者、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就医便利性提高,医疗服务下沉,缓解大医院医疗负担,减少部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家庭医生制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有序开展与推广。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对家庭医生制服务中涉及的问题进行定性描述分析。

2、统计分析法:搜索统计涉及多个省份多个试点家庭医生制实行的相关问题研究,对收集到的实施情况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及比较分析。

3、总结归纳法:对全国家庭医生制服务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性归纳,对特殊存在的问题进行辨证地分析,再总结归纳分析出合理化对策。

四、研究内容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对家庭医生制服务定义、服务模式分类、服务内容进行清晰的阐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