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保控费对药品营销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1、研究背景
2008-2015 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从 14535 亿元上涨到 40975 亿元,年均增幅达 16%,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问题突出。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强化控费、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的文件,各地积极响应号召并推动政策落地[1]。2015 年、2016 年,广州市城乡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分步实行总额控制下的平均费用定(限)额复合支付方式改革,2017 年计划推进 100 余个病种的 DRGs 支付改革。在复合支付方式下,医院面临复杂多样的指标,如何将医院、医保宏观目标科学合理地“二次分配”到各临床科室并进行有效的考核和管理,是医院、医保管理部门面临的难题。
沙迪:“截至2010月底,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24亿人,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8.35亿人。”在这些官方数字背后,新农合、神木、诊断相关组(DRG)、电子病历、临床路径、医保托商等关键词影响了整个医疗行业。但是,在这些关键词背后,2010年的医疗保障却始终在“花钱”和“省钱”之间纠结。[2]
医保控费的“节流”属性,正是这一轮医药产业及医疗服务改革的直接动因。事实上,缺乏成本管控意识、轻视内部流程优化一直是国内公立医院长期存在的管理短板,小到酒精、纱布、口罩等耗材使用,大到 CT、MRI、药品采购,粗放管理显然无法适应医保精细化控费要求。
随着医保支付价、总额控费、价格谈判和医保目录动态调整等工作的推进,医药产业必将面对以医保为核心的价格管控新环境。上海和黄药业董事、总经理周俊杰认为,医保支付约束可以倒逼医疗机构科学诊疗、合理用药,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面对控费压力,药企的产品必须有足够好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具备极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虽然低成本是很强的竞争优势,但企业必须把主要资源和精力投入优秀产品的塑造方面。[3]医保控费从未像近几年这样引起各地重视,而医保作为“三医联动”整体改革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进医改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医保正面临从单纯的行政性管理向医保资金综合管理转型的重要机遇期,且将通过医保控费等政策,正深刻的影响医疗、医药行业。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文将从医保总额控费,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方面分别分析我国现行医保制度医疗医药行业带来的影响,并着重分析医保控费制度对医药企业药品营销带来的影响,以及医药企业如何应对医保控费对销量的影响。
- 文献综述
(1)我国医保的现状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构成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自媒体受众信任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以bilibili为例文献综述
- 苏省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分析文献综述
- 社会价值观和企业家特质对经营活动的影响: 以南京市江北新区为例文献综述
- 某公司(产业生态关键关键零部件企业)渠道能力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 旅游微信平台对大学生的旅游决策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社交媒体对品牌形象的塑造研究——以三只松鼠品牌塑造为例文献综述
- 基于“海淘”视角的跨境网购消费者感知风险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文献综述
- 新媒体时代文化影视产业营销模式与推广对策研究:以漫威电影为例文献综述
-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高端房地产行业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网购服务补救中消费者宽恕对其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