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移动医疗( m-Health) 的概念首次以“ 无线电子医疗”的形式提出。之后无线通讯和网络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一些可穿戴的用于移动医疗的系统逐渐普及。所谓移动医疗,就是把移动计算技术、医学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医疗服务。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 对移动医疗的定义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如嵌入式设备、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移动医疗的体系非常庞大,组成比较复杂,从行业角度来分主要有以下不同的行业或者人群参与:一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了远程交互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通道;二是,医疗器械生产厂商,提供了各类生理传感器模块以满足具体的医疗需求;三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大中小型医院这些传统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和有远程医疗资源需求的患者,包括患有慢性病或者需要健康监护的老年人,都是移动医疗的直接使用者。
帝国理工学院的Istepanian Robert教授首次提出:移动医疗即医疗健康行业新兴的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随后,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将移动医疗定义为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如个人数字助手、智能电话和无线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而App则是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Application)的缩写。因而,可以将移动医疗App理解为针对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而开发的、为用户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的第三方应用程序软件。其目标群体主要分为患者以及医务工作者两类。
移动医疗,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看病”的传统生活方式。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路上,人们都能够随时听取医生的建议,或者是获得各种与健康相关的资讯。医疗服务,因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加入,不仅将节省之前大量用于挂号、排队等候乃至搭乘交通工具前往的时间和成本,而且会更高效地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治病为防病。它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医疗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医疗问题。
二、文献综述
1.移动医疗市场现状
通过梳理2014年以来国务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计委等政府机构发布的与互联网医疗相关的逾15项政策内容,总结出以下两点:第一,政府逐渐明确“互联网 医疗”的发展战略,于2016年首次将有关健康医疗产业的纲要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第二,由于医疗行业在国计民生中的特殊地位,与人的生命安全休戚相关,且互联网医疗行业有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在政策处理上较为审慎,市场准入门槛越来越高。2017年1月取消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企业(第三方平台外) 审批,2017年9月取消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企业(第三方)审批,体现出政府政策有收紧趋势,互联网医疗行业准入资格提升。
移动医疗的发展虽然为百姓带来了便利,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的短暂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不完善,消费者接受程度不高,诊断准确度不够,无法处理慢性病,缺乏盈利方式等问题。
2、移动医疗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互联网医疗平台商业模式与发展策略分析》的数据显示,移动医疗行业总体需求增长。具体而言有两点:其一,随着消费水平升级以及国民消费理念的改变,大健康产业成为持续增长、前景可期的朝阳产业。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6年中国大健康行业总产值56068亿元,较2015年增长12.17%。其中,大健康产业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观念中的医院和医药企业,而是形成了许多细分产业。根据2016年数据以及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国民收入上升,人们对医疗健康的重视,中国大健康产业已经呈现出新的蓝海。其二,大健康产业犹豫期特殊性质在传统行业中处于特殊位置,较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但随着一系列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出现和其市场的扩大,互联网颠覆传统医疗行业的进程不断向前。互联网是21世纪人们对外连接的基础设施,医疗服务也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二者的结合意味着庞大的待发掘市场的成型,新新行业的机遇也酝酿着新的行业领军者诞生。
据《移动医疗对我国保护性医疗的冲击及思考》的调查显示,发现移动医疗行业不仅仅是:“医院 互联网”的结合,移动医疗行业随着自身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外延,其概念越来越宽泛,将其定义为“大健康产业 互联网”似乎更为准确。首先分析大健康行业的构成和发展趋势。中国大健康产业由医疗、医药、保健品、健康管理服务、健康养老五个主要细分产业构成。《中国互联网医疗平台商业模式与发展策略分析》中通过对数据长期趋势分析指出,传统的医疗、医药行业占整体大健康产业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而保健品行业、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和健康养老行业占比均上升。可见整个大健康行业中细分产业增多,概念外延也更加广泛,整个行业处于不断的选代和发展之中。事实证明目前行业针对诸多的细分行业对应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商业模式。虽然现在没有出现翘楚企业,但我们完全有理由认同互联网医疗可利用其效率与技术优势深入各细分产业并联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打通壁垒开拓庞大的线上线下市场。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自媒体受众信任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以bilibili为例文献综述
- 苏省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分析文献综述
- 社会价值观和企业家特质对经营活动的影响: 以南京市江北新区为例文献综述
- 某公司(产业生态关键关键零部件企业)渠道能力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 旅游微信平台对大学生的旅游决策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社交媒体对品牌形象的塑造研究——以三只松鼠品牌塑造为例文献综述
- 基于“海淘”视角的跨境网购消费者感知风险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文献综述
- 新媒体时代文化影视产业营销模式与推广对策研究:以漫威电影为例文献综述
-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高端房地产行业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网购服务补救中消费者宽恕对其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