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放开,医疗卫生服务也开始市场化,医疗体系逐渐呈现“倒三角”的状态,优质的资源,人才,资金都集中在一线城市的大医院,而基层医疗机构缺钱,缺设备,缺人才。渐渐地,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信任度降低,数量占比不到20%的大医院承担了80%的医疗工作,医疗资源紧张的同时存在着浪费,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显。
为了促进各级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分工,建立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最早在2009年医疗体制改革中提出,是患者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选择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阶梯诊疗模式[1]。政策实施几年来,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但医疗服务的利用率不高,医疗服务体系仍呈现碎片化,改革成效并不理想。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中提出,要加快分级诊疗中医联体建设,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显然,分级诊疗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只有对分级诊疗制度进行研究与完善,才能推进我国医疗体制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本文立足于大创项目“我国农村双向转诊的实施现状与效果研究”及其研究论文“分级诊疗制度下患者首诊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综合性医院的调查”,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对比江苏省内外(江苏是医改试点省份),揭示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现状并分析其中原因,提出改进途径,从而控制医疗费用,促进“看病难,看病贵”的解决。
- 文献综述
分级诊疗体系有其阶段建设目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中提出,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针对宏观目标,分级诊疗也确立了微观评价指标,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ge;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ge;65%,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等一系列“强基层”的衡量标准。
自2009年分级诊疗提出至今,国内学者对分级诊疗的研究集中在2015年以后,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国家政策及制度理论框架研究。
医改初期,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王清波,胡佳(2016)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管理方和筹资方角度出发,分析各方的利益诉求、政策影响力和执行意愿,提出卫生部门和医保部门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主要推动力量,居民本应是分级诊疗的重要受益者,但若政策运行不畅,引导措施不当,也有可能成为阻碍因素[2]。孙卓林,李娜玲(2018)运用管理学中的SWOT理论对我国建立分级诊疗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分级诊疗实施的优劣势:利于三级医院专注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治回归临床科学研究,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卫生资源下沉到基层,但患者就医受到限制,引发转诊纠纷,三级医院业务收入下降[3]。
- 各地区模式特点和建设成效
2015年以后,分级诊疗进入深水区,出现了不同的实施模式,我国目前的分级诊疗主要有以下几个具体模式:医联体、医疗集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院办院管模式,资产重组模式、医疗协作模式、医疗托管模式[4],其中以前四种为应用范围较广的典型模式。这类研究通常以某个地区为对象,因为具备实践参考意义,学者研究较多。
①医联体模式——福建三明市。松散型以技术为纽带,紧密型以产权为联系[5]。邓冬英(2019)研究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该区选择了从基层突破,以三明市第一医院为龙头,对区域内的所有医疗机构实行“直管”,并加挂分院牌子,形成了“市第一医院帮扶县级医院、县级医院帮扶基层”的运行机制,转诊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31.22%,各分院17年门诊诊疗量平均增加13.42%[6]。
②医疗集团模式——湖北鄂东、深圳罗湖区、江苏镇江。王碧艳(2018)提出我国有三种典型医疗集团,各有不同的运行模式和定位:鄂东医疗集团( 横向医联体,成员单位全部为三级医院) 着眼于集团的做大做强,实现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和品牌价值的提升;深圳罗湖医院集团( 纵向医联体,不含三级医院)定位于满足辖区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江苏康复医疗集团( 纵向医联体,含三级医院) 注重上下级医疗机构的资源流动,提升基层医疗能力。但大部分医疗集团不具备总体法人地位,资源整合不充分,难以发挥协同作用[7]。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自媒体受众信任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以bilibili为例文献综述
- 苏省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分析文献综述
- 社会价值观和企业家特质对经营活动的影响: 以南京市江北新区为例文献综述
- 某公司(产业生态关键关键零部件企业)渠道能力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 旅游微信平台对大学生的旅游决策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社交媒体对品牌形象的塑造研究——以三只松鼠品牌塑造为例文献综述
- 基于“海淘”视角的跨境网购消费者感知风险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文献综述
- 新媒体时代文化影视产业营销模式与推广对策研究:以漫威电影为例文献综述
-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高端房地产行业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网购服务补救中消费者宽恕对其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