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 研究背景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2018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长3.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上半年新增手机网民3509万人,较2017年末增加4.7%,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网民手机上网比例继续攀升。我国网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全体为主,截至2018年6月,10-39岁群体占总体网民的70.8%。其中1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46.1%,青少年在社交媒体新环境中逐步成为主流群体之一。由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发布的第八次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91.9%的未成年人有使用互联网的经历,远高于我国网民的总体触网率,娱乐游戏、完成作业、查阅资料和放松休息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56.4%的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在10岁以前,同时,超九成未成年人都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的侵扰。
由上可知,伴随网络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的出现极大改变了当下的媒介环境,青少年在社交媒体新环境中逐步成为主流群体之一。社交媒体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也逐渐成为当前社会急需了解的社会问题。
- 研究目的
1.目前,大多数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探索历程总结、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方面,鲜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而且近些年互联网的普及率、未成年人社交媒体使用率都在逐年攀升,社交媒体层出不穷,社交资讯良莠不齐,渗透生活,关于社交媒体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十分重要。因此,通过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相关性研究,在理论上能建立起互联网普及、海量个人信息与社交媒体终端便携化等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联结,挖掘出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深层影响。该课题研究能够丰富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理论,为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2.分析调查结果后,了解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家长、学校及政府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群体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发现青少年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显现的问题,对青少年的使用行为进行引导,实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研究意义
1.探寻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有利点并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合理利用;
2.了解青少年群体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发现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显现的问题并进行引导,实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问卷法就是研究者用一种为统计和调查所用的、以设问的方式表述问题的表格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度量,从而搜集到可靠的资料的一种方法。通过设计、制做网络问卷,分析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了解并分析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2.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是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等方法,对社交媒体、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课题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了解社交媒体的发展演变历史,形成论文理论部分。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自媒体受众信任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以bilibili为例文献综述
- 苏省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分析文献综述
- 社会价值观和企业家特质对经营活动的影响: 以南京市江北新区为例文献综述
- 某公司(产业生态关键关键零部件企业)渠道能力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 旅游微信平台对大学生的旅游决策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社交媒体对品牌形象的塑造研究——以三只松鼠品牌塑造为例文献综述
- 基于“海淘”视角的跨境网购消费者感知风险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文献综述
- 新媒体时代文化影视产业营销模式与推广对策研究:以漫威电影为例文献综述
-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高端房地产行业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网购服务补救中消费者宽恕对其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