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下我国慢性病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04 20:51:22

一、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研究背景现代社会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患者的患病年龄越来越低,慢性病总体呈现出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现象。

慢性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和科学的自我管理才能稳定病情,患者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面临着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

新医改的许多新政策都和解决患者这两难息息相关。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慢性病管理的发展及现状,以及新医改政策上对它的影响。

研究的意义,是为了在充分了解具体情况的前提下,提出一些有利于慢性病管理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

二、 研究手段主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文章主要是基于文献研究法,检索米内网中国医药经济信息数据库、独秀学术搜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中文数据库,以慢性病、慢性病管理新医改、全民医保、分级诊疗为中文检索词,获取若干篇中文文献。

综合分析文献,分析我国慢性病管理的发展历程和新医改对它的影响,以及慢性病管理在新医改政策下的发展前景,通过对信息的整合,提出自己对慢性病管理的一些新的思路与想法。

三、 文献综述慢性病管理是将健康管理理念应用到慢性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一种综合的、一体化的保健体系,是指组织与慢性病相关的医护人员,向慢性病患者提供全面、主动、连续的管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延缓慢性病病程、预防慢性病并发症、降低病残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医疗费用的科学管理模式。

慢性病管理的对象分为以下3 个方面: (1) 慢性病患者及慢性病高危人群的疾病危险因素、病程、合并症、并发症等;(2) 慢性病患者对其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患者在患病后的心理变化及生活、行为方式;(3) 慢性病患者所处社会环境: 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群体环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所处的社会地位。

我国的慢性病管理,开始于20 世纪80 年代末,,由天津市开始,北京市、上海市、成都市、广东省等地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