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外百货行业的研究,张雷明(2011)在《韩国大型百货商场的客户调查与市场定位》中从经营理念、经营模式、产品特色、购物环境等方面,运用面对面访问和现场调查,对客户背景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出布局合理化、心理定价策略、细节服务的经营理念是韩国大型百货的竞争优势,提出百货商场应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提供个性化服务,创造优质的购物环境,以此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商超,路伽(2012)在《中国市场》中提出国外百货不倒自有绝招,欧美国家的百货业有他们自己的经营之道,就是从不拼价格战、连锁经营双方划算、诺顿式完美服务。文中提出在在如今网上交易如此兴旺的信息化时代,商场不再只是个购物的地方,而是让人们了解并享受新的生活方式的地方,商家的经营理念应该从销售商品向引领生活转变;汤伟伟(2014)在《现代连锁经营与管理》中概述了连锁经营的起源和背景,探析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连锁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连锁经营的优势和风险分析得出连锁经营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李琴(2012)在《卖场视觉营销》中提出视觉营销是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作者根据自己从2006-2010年在韩国学习和在韩国大型百货商店、大型综合购物超市积累的实践经验为依据,系统的阐述了国外企业的视觉营销方式。剖析韩国乐天百货商场的商场展示,提出大型商场的陈列展示使顾客在舒适的环境中购物。愉悦的消费,从而对商场产生一定的情感认同,产生重复购买行为,为商场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
对我国百货行业的研究,梅建军,孟慧霞(2014)在《品味营销区文中的营销智慧》中提到命运多舛的百货商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掀起大商场热,2005年百货商场在我国商业零售业态中的领导地位已不复存在。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日益呈现异质化趋势,客观上形成对百货商场的客流分解,文中提出百货商场有场无市还与零售业态多元化的发展相关;王秀丽(2013)在《百货商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中分析了国内外百货商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国内百货商场现存的问题,认为国内百货应借鉴国外经验,走信息化、差异化道路谋求发展;李英琦,毕作枝,郑相杰,安昭怡(2013)在《我国百货商场业态存在问题及对策》中提出我国百货商场业态存在着缺乏经营特色,定位模糊,管理技术落后,商品结构陈旧,没有形成连锁化经营等问题,并且提出重新定位市场,发展信息技术,改变商品结构,向连锁化规模化发展等对策。
针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百货商场的转型发展研究,陆梅华(2017)在《浅析单体传统百货的转型发展之路》中提出互联网概念的介入对传统实地消费模式造成了革命性的冲击,网上销售对于传统零售业的攻击呈现燎原之势,转型已经不是一个选择题, 而是一个必选项;万鹏飞(2016)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型百货场营销模式转型研究》中揭示了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行为特征,构建了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囊括客户需求、动态沟通、价值传递、数据决策的4D营销模型,设计了营销模式互联网化转型的具体策略;胡炬,胡珺喆(2014)在《互联网的逻辑-传统企业的颠覆与重生》中分析了传统企业的困境与互联网的优势,研究了传统企业转战互联网的十大成功案例,提出传统企业可以打造互联网时代联盟,实现多方共赢;毛鹏(2016)在《互联网 营销》中认为移动互联网颠覆了旧有的商业模式,也颠覆了旧有的营销逻辑,企业营销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营销套路已经不再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提出消费者主权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时代的三大营销利器:大数据营销、社群营销、内容营销;胡世良(2013)在《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与变革》中对移动互联网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纵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推出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的4大趋势:移动互联网商业价值进一步凸显,SoLoMoEc趋势明显,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开创移动云服务新时代;陈光锋(2014)在《互联网思维 商业颠覆与重构》中提出互联网的特征就是无界限、全民化、信息化、传播速度快,互联网连接一切,要抓住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的机遇,运用整合思维,看到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同时还要看到自己的弱势,不仅能看到自身的资源优势,还要能看到行业的资源和整个大环境的资源和优势,从而整合一切有利条件以扬长避短。
对我国百货行业面临转型发展机遇的研究,郭树阳(2014)在《电商冲击下A百货商场应对策略研究》中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如何改革和发展百货商场成了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转型的必然性和转型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认为应更新管理理念,变更经营模式,开辟一条与电商竞争市场的创新之路;章振方(2014)在《创新转型,打造全新商业模式》中提出只有转变思路才能立足市场,只有转型升级才能应对挑战,提出了增进服
务质量体验,提升VIP质量管理等转型策略;戴雪芬,郑淑蓉(2015)《零售业O2O的模式选择及发展对策》中提出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O2O模式已经成为零售业发展的趋势,通过分析零售业实施O2O模式的优势与不足,认为O2O模式的出现和应用成为零售业的新的翻身契机;刘强(2015)在《O2O在敲门-传统企业成功转型的典型案例》中详细介绍了O2O和电子商务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对各个行业转向O2O模式的成功案例,提出利用O2O增加用户体验,整合实体布局O2O;向坚持,徐立红,钟灵(2015)在《商业经济研究》基于体验价值的传统百货商场O2O模式构建中提出传统百货可将线上和移动端作为线下渠道的延伸和补充,侧重服务的全面性和便捷性,并非追求价格低廉,运用数据库和人工智能实现消费者和商场的无缝对接到最后满足消费者最终需求的多渠道模式,真正实现基于消费者最佳体验价值的社交化 本地化 移动化的O2O商业模式;温婷(2014)在《阿里联手五大百货商切入线下布局O2O》中写到阿里O2O品牌负责人曾透露在未来O2O战略中,每个与O2O核心价值相关的产业,都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热点,而电子商务切入线下生活,移动端必须强化,阿里的策略已经从电子商务变为商务电子化;孙洁(2016)在《冲击与变革:互联网条件下的传统百货业态转型研究》中立足于百货业的视角,剖析了传统百货业的经营疲态和行业发展走势,认为电子商务争夺实体商业市场催生流通变革,百货企业的经营边界日益模糊,最后探讨百货业转型升级的三大路径:技术支撑、服务驱动和跨界布局;白江涛(2017)在《基于个性化价值的我国百货业创新发展探讨》中提出个性化价值这一理论,认为我国传统百货业如果要面对跨国零售巨头和各种新兴零售业态的多方面挑战,就必须突出精和特两个特点,改变自身经营方式,提升百货业市场形象和品味,用高端、品牌、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来适应和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接受并适应当前市场环境下零售业态竞争并存的新格局。
综上所述,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百货行业的研究,现有的文章分析了时代发展下电商的崛起对传统百货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百货行业也意识到了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百货改革势在必行。但是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对苏州百货商场转型发展的研究,现有的文章不多,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研究,本文借鉴了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将在互联网背景下苏州百货商场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转型更好的发展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以此来完善这部分内容的研究。
资料编号:[187425]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自媒体受众信任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以bilibili为例文献综述
- 苏省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分析文献综述
- 社会价值观和企业家特质对经营活动的影响: 以南京市江北新区为例文献综述
- 某公司(产业生态关键关键零部件企业)渠道能力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 旅游微信平台对大学生的旅游决策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社交媒体对品牌形象的塑造研究——以三只松鼠品牌塑造为例文献综述
- 基于“海淘”视角的跨境网购消费者感知风险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文献综述
- 新媒体时代文化影视产业营销模式与推广对策研究:以漫威电影为例文献综述
-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高端房地产行业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网购服务补救中消费者宽恕对其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