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精准营销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识别技术与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2022-11-08 14:51:20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百姓互联网意识的日益提升,互联网正成为影响我们生活的关键行业。网购人数近几年正在呈几何级增长,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市场。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互联网企业就凭借人们在电子商务方面的高需求逐步发展壮大,但于此同时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管理者正面临着通过选择正确的战略决策来在合适的时间向合适的客户销售合适的产品这样一个迫切的问题。

“新一站”保险网作为一个B2C电商网站,是新一站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所有并运营的在线保险服务网站,是焦点科技旗下继中国制造网后的又一大型电子商务平台。面对平安等原有保险业巨头与其他新兴电子保险网的压力,为了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提出了潜在用户识别的项目需求。基于以上现实因素,本次毕业设计将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通过结合新一站保险网的网站具体情况,分析用户信息行为数据,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识别技术与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从而有效解决潜在用户识别、个性化营销等实际问题。

2 研究理论综述

2.1 精准营销

“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2005)提出了精准营销这一营销理念。他认为: “精准营销,就是公司需要更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沟通,需要更注重结果和行动的营销传播计划,还有更注重对直接销售沟通的投资。”简言之即在合适的时间向合适的客户销售合适的产品。徐海亮(2007)从实践的角度对“精准营销”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在恰当的时间,提供恰当的产品,用恰当的方式,送到恰当的顾客手中,恰当到一定程度称之为“精准”。李维胜和蒋绪军(2013)认为,在电子商务领域里应用精准营销,利用有限的营销费用,精准地把产品和服务信息传播给目标消费者,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提高消费者忠诚度,减少企业和消费者交易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有利于实现消费者与企业互利共赢,促进电子商务繁荣发展。

纵观所有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精准营销的前提是找准目标消费者,即潜在用户,这样才能形成相关的营销策略,因而对用户识别技术的准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征宇(2007)把精准营销的方法归纳为三种:基于数据库营销的方法、基于互联网的方法与基于第三方渠道的方法。他认为基于互联网的方法对企业过去的客户积累基础依赖度很低, 而且该类方法对刚兴起的互联网企业更具性价比优势,因此认为该类方法将成为“精准营销”领域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一部分。基于互联网的精准营销在电子商务领域具体的应用现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消费者浏览和购买商品时,网站把其他类似、相近或关联商品推荐给消费者,促使消费者一次或二次消费;另一种是企业充分利用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进行分析,对用户的特征进行识别,以推断该用户代表的消费者可能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从而精准的投放广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