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新药研发数据分析文献综述

 2022-12-09 21:02:09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及意义、方法及手段、进度安排、参考文献,不少于1500字)

  1. 文献综述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哮喘与多基因遗传相关,但因现今大气污染、吸烟和饲养宠物人群的增加等促发因素,哮喘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内有增高的趋势[1]。近年来在我国几个大城市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哮喘的患病率约为1%~5%,哮喘患者至少在3000万人以上,特别是儿童患者在不断增长,这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哮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已出台相关防治文件,尽管如此,截至目前哮喘病的研究仍是一个探索阶段,在治疗上仅趋于控制症状的对症治疗水平,治愈哮喘还只是一种尚未实现的愿望[6]。

现如今市场上普遍用于治疗哮喘病的药物有许多种,如茶碱类、beta;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M受体停滞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但仍然不能满足哮喘病的临床需求,所以进行哮喘发病机理和防治药物的研究很有必要[5]。尽管治疗哮喘的药物研发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临床仍有症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哮喘病例。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各哮喘病例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目前的治疗药物尚有一定的局限性[8]。另外,哮喘治疗需长期用药,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依从性对哮喘症状的长期控制有很大影响。因此,新的能有效控制哮喘发作、不良反应小,同时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药物开发依然迫切,新药的开发有望增加依从性,实现哮喘的长期控制[11]。目前哮喘治疗药物的开发主要还是针对现有哮喘治疗药物类别,开发重点在于:①更有效、更经济,不良反应更小的品种 ;②对不同发病机制能更有针对性的新药。支气管扩张药以新的beta;2 受体激动剂为主;抗炎药物以新的ICS、抗IgE 抗体和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为主[12]。

如今哮喘病的临床治疗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治疗方法外,更多的增加了与生物科技相关的治疗方法,如高内涵筛选技术等[10],国内外开发了一些抑制特异性细胞因子、阻断细胞因子或细胞因子手提的抗体、中和细胞因子的可溶性受体[14]。而我国更是结合了传统中医药使抗哮喘药的研发获得了新的进展,体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本课题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抗哮喘在研药、研发技术、临床试验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概述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的应用现状和研发趋势。

随着国内外对哮喘病的深入研究,哮喘的的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虽然如今市场上有许多有效控制哮喘的药物,但仍有一些哮喘患者达不到哮喘的临床控制,因此开发新的治疗哮喘病的药物,进一步提高疗效仍是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对哮喘新药研发现状的概述,可以帮助人们总和各方面哮喘新药的研究情况,使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三、方法及手段

⑴分析课题,制定相应的检索策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