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增长迅速,从1990年到2016年,我国的医疗总费用增长了62倍,年均增长率17.31%,与同期GDP增长率相比,明显偏高;同时,医疗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也由3.9%增长到6.23%[1]。医疗费用的持续增长,使政府财政压力不断增加,也反映出“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日益严重,给部分地区的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遏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势在必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针对医疗费用的增长做出一定的努力,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医疗费用增长增速有所减缓。但在措施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医疗机构为进行控费完成指标,放松了对医疗服务治疗的要求,出现了限制进口或原研药品使用、限制辅助营养用药的使用等问题,对合理用药及临床疗效带来了负面影响[2]。
二、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目标
1、研究意义
控制医疗费用对社会民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医疗控费能够大大减轻民众医疗支出的压力,医疗费用支出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患者的健康,但是如果只是单纯追求控制费用而忽略医疗服务质量,就不能充分保障患者健康,舍本逐末,对患者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制定合理科学的控费措施,在控制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同时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地维护患者的利益。同时,合理科学的控费措施,也能够在宏观方面使控费政策得到更好地实施,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主要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研究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 了解目前国家及宁夏控费措施及在宁夏地区的实施情况,通过调查宁夏地区部分三甲医院,来了解控费措施在该地区实施的情况及效果,以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宁夏控费措施实施效果及其对合理用药带来的影响,与其他地区做出对比,为宁夏在控制医疗费用、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三、文献综述
在相关文献资料中,多数是研究医疗费用控制的具体措施,关于医疗控费负面影响的研究目前来说较少。而在合理用药方面,从控费角度进行的研究也十分少。
关于医疗费用的控制,根据何国忠的研究,目前我国采取的政策有: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改变其结构;2.推行药品( 医械)采购的公开招标制推进医院之间的竞争;建立需方成本制约措施,改革医疗保障政策;3.调整和改革付费方式与收入支付结构等[3]。胡庆慧的研究中指出,我国公立医院的控费措施有:建立医疗费用监测体系;建立医疗收费联动巡查制度;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努力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完善公立医院内控制度;转变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构建分级诊疗体系;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等[4]。在这些医疗控费措施中,张泽洪认为最重要的是控制“药占比”,在增加医疗服务价格的前提下,帮助医院通过医疗服务增加筹资 ,弱化“药品”作为医院平衡收支的调节器的功能[5]。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