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文献综述

 2023-01-03 15:57:54

中国日报就曾在评论文章中提到过,《网络安全法》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让公民的个人信息不再裸奔。

尤其是在当下的大数据时代,数据体现着体量大、密度低、类型广,时效高的特点,再加上信息收集、加工和使用过程不够规范,法律制度还有待完善,信息安全的要求也具备了一些新的因素,给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又增加了难度。

调查显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薄弱。

(2)选题意义 在这个信息共享的时代,随着公民安全意识的加强,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讨论。

本次课题以大数据时代为切入点,结合当代社会中反应出的信息安全问题,分析面对大量数据挖掘时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特点和要求,探究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机遇挑战和解决方法。

2.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1)棱镜门事件引发的思考 棱镜计划(PRISM)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路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数家全球互联网巨头参与其中。

2013年6月,由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交由英美媒体曝光。

奥巴马政府辩称为组止恐怖主义高于保护隐私。

(2)个人信息安全的现状近年来信息安全事件频发,无论是棱镜计划,还是RSA后门事件,以及去年爆发的新型蠕虫式勒索软件WannaCry,都造成了极大影响,引起各界对信息安全的广泛关注。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空间安全威胁,各国相继出台了法律法规,研发相应的信息保护技术,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