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在医疗卫生上的投入逐年增多,且增幅超出同期财政支出的增长水平。2018年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为59121.91亿元,是2008年(14535.40亿元)的4倍多,可见我国政府对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但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也影响着各地区对于本地区医疗保障方面财政支持的差异,东、中、西地区在筹资水平、统筹补偿模式、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我国的医疗保障事业近年以来迅速发展,全国大部分人口也享受到了国家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险,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的老龄化趋势,未来我国的青壮年劳动力也将要承担的医疗保障日益加剧,而老百姓中一直存在有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客观的评价对比各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以及财政支持差异,对于促进我国整体的医疗保障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省份的某些因素如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医疗保险参保率,医疗费用,医疗机构数量,政府卫生事业经费支出,社保基金支出,参保人口比例,城镇人口比例等因素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不同地区的医疗保障以及财政支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从根本上找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因地制宜的提出发展建议,提出完善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如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健全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加大对医疗保险的支持力度等,以及要更加明确各级政府的定位,使中国的地区间医疗财政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医疗保障的定义与作用。
第二部分:健康与医疗保障的关系以及医疗财政支持与医疗保障的关系。
第三部分:我国代表性地区的医疗保障的现状与原因。
第四部分:代表性地区的医疗保障制度的财政支持现状与各地区支持情况差异的原因
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对于这种现状下如何提高现阶段医疗保障水平的政策给出个人建议。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