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现代社会对自然和人为灾难的脆弱性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近年来在各国发
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例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8年缅甸风灾; 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69000人死亡,18000人失踪和375万人受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8460亿元;2010年的玉树地震一共遇难约2700人,失踪280人;2011年日本大地震;2013年的雅安地震以及2017年的九寨沟地震等。大量数据表明:应急管理问题,在全球都是一个无法忽视、无法避免的问题。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受灾区即需求点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来提供生存供给并在灾前设置临时物资供应设施点以及灾后应急服务设施重建等问题,防止灾害演变为灾难。在实际救援操作过程中,灾害的突发性、极大地破坏性、难以预测性、区域的差异性等等都对灾后的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地挑战。灾民作为最重要的利益受损体,不仅物质财产上受到损失,生命安全也经受了极大地威胁,国内外应急救灾的首要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满足灾民的救援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物资,最大程度的减少灾民的痛苦,是人道主义物流在灾难发生频率不断增高情况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课题对突发性自然灾害中救援物资需求的紧迫性等复杂特征,以最大程度的缓解救援过程中灾民承受的痛苦为出发点,研究考虑匮乏成本的应急物资调配问题,提出考虑匮乏成本的应急物资调配模型,同时考虑到由于突发事件发生后,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需求点状况,导致整个应急物流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将控制理论中的鲁棒优化方法应用到应急物资调度模型中,以解决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本课题涉及运作管理、决策优化理论、数学建模等学科领域,多学科交叉,丰富了灾后应急物资调配的理论研究,同时考虑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具有一定实践价值。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课题关键问题:
(1)构建模型时考虑匮乏成本的特性,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权衡救援投入成本与救援绩效之间的关系,在最小化受灾群众的痛苦和最大化运营效率两个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合理设置目标函数。
(2)考虑不同灾害具有的差异,在不失具体性一般性的条件下进行简化建模,尽可能反映大多数灾后救援操作的实际情况;针对物资调配活动中需求点物资需求的不确定性,考虑如何使用鲁棒优化理论科学化地处理,使得应急物资调配方案更具鲁棒性。
(3)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需要将已有的应急物资调配的模型和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良,进而应用到灾后应急物资调配优化问题中,确保问题有解且有实践意义,并通过模型详细具体地分析情况。
课题难点: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