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不同情境下个体特征对错失恐惧现象的影响研究
摘要:现今社会,信息来源的渠道变得更为宽广,集资讯、社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交媒体逐渐凌驾于传统媒体之上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然而信息获取的便捷反而导致了部分用户越发担心自身无法及时、完整地接收到浪潮般涌来的信息,并由此导致错失恐惧的现象。由于个体特征的不同,不同情境下个人的错失恐惧程度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阐释了个体特征及错失恐惧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国内外对错失恐惧现象及个体特征对错失恐惧的影响的研究现状,并根据分析结果总结本课题的发展趋势,最后,探讨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个体特征,错失恐惧,情境
1 概念辨析
1.1 个体特征
观点一:在讨论个体特征时,最常见的是将其等同于人口统计学特征。宁丽,刘继文在搜集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时,选取了性别、年级、专业等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并认为在这些维度上具有不同特征的个体也会有不同的习惯和能力[1]。
观点二:除人口统计学特征之外,也有学者用人格特征来描述个体特征。Liftiah、Luthfi Fathan Dahriyanto和Febrina Rani Tresnawati在其合作的论文中,将个体特征等同于人的个性,这种个性是独特而又一致的,因此它可以用来区分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在具体操作时,采用大五人格对个性进行描述,具体包括外向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和开放性,个人在这五个维度上的不同程度体现出了不同的个体特征[2]。
观点三:除了普通人口统计学特征或人格特征作为个体特征之外,有的研究在选择所探讨个体特征时,以其独特性和典型性作为选取依据。文芳,胡玉明通过讨论调查对象具有的,区别于普通群体的个体特征,并根据因变量进行分析,将个体特征作为自变量,依据相关的理论选取与因变量息息相关的典型特征,最终得到了具有代表性和研究意义的个体特征变量[3]。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