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的现状:
在“互联网 ”背景下,“互联网 政务服务”逐渐成为政府服务的主要模式。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 ),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了该模式的发展。近年,政府专项工作网站泄露服务相对人个人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互联网 政务服务”中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迫在眉睫。然而,目前国内有关“互联网 政务服务”中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相对薄弱,难以有效应对和解决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不少专家、学者对于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如何侵犯个人隐私数据以及如何保护的问题,针对个人信息、个人隐私保护提出了一些见解和观点,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对于政务公开和个人信息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些见解和观点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研究基础。
发展趋势:
从全球范围看,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国家治理创新能力、完善社会治理、提高政府公信力正成为趋势。在“互联网 ”背景下的政务公开,社会服务进一步便捷普惠,但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还未建立完善之时,就迎来了“互联网 ”时代,给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带来新的挑战。并且如何厘清政务公开与个人信息权之间的关系也是研究本课题的关键。未来,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平衡好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共享、信息传输与安全保护的关系,尽快完善相关标准规范,特别是各个领域的专门个人信息保护,平衡好政务公开和个人信息的状态,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意义和价值:
分析“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现状和挑战,厘清政务公开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冲突,完善“互联网 政务服务”模式,对于更好实现政府服务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和水平,推动社会更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德发,刘佳奇.黑龙江省推进“互联网 政务公开”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7(14)187-188.
[2]陈娅锋,王远,张蕾蕾,徐宁.大数据时代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及保护的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7)34-35.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