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高桩码头桩基设计
前言
高桩码头是在软土地基上建造,由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通过桩基传给地基,并由桩来维持桩台的整体稳定的码头样式。主要是由部分桩身露出地面的桩和桩台组成的高桩承台式靠船码头。其特点是通过桩台将施加在码头上的荷载由桩传递到地基。
高桩码头作为码头的三大结构型式之一,由于其具有透空、波浪反射小等特点,适用于深水和软弱土地基条件等优点,是我国港口建设50多年来采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码头型式,在我国大陆长达1.8万km的海岸线上,于渤海湾西侧、长江三角洲和珠海、湛江等地都建有众多的高桩码头。截止2002年底的统计资料,内河及沿海港口共拥有生产性泊位33600多个,其中深水泊位835个,高桩码头就占580个,约为总数的70%。这些建成的高桩码头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基桩,泊位水深大多在9.0~10.0m。这也与国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大型港口水深仅10.7m是相一致的。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上大型港口普遍加深到12m以上,现已有50多个港口能接纳吃水15m的10万吨级的船舶,20多个港口能接纳吃水18m的20万吨级船舶。目前国外新建的大型港口,一般是为各类集装箱服务的枢纽港,其航道、泊位的水深都具备16m以上,为大型油轮和散货船服务的,水深具备22.5~24m。
1 高桩码头简介
1.1 高桩码头的结构型式
高桩码头主要有上部结构、基桩、接岸结构和码头设施等部分组成。高桩码头的上部结构(也称桩台或承台)的功用是:构成码头地面,将各桩基连成一个整体,并且直接承受上部荷载再传给各基桩,安装各种码头上的设施;基桩的作用是支撑上部结构,并将上部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接岸结构连接桩台与码头的陆域结构,并且可以防止填土的流失。
高桩码头按上部结构型式分类主要分为承台式、无梁板式、梁板式、高桩墩式和桁架式五种。承台式高桩码头的上部结构主要由水平承台、胸墙和靠船构件组成,承台上面回填砂石料,这种结构承台受力均匀,结构整体性和耐久性好,对桩基的要求不高,但是自重大,一般用于水位变化大,岸坡土质条件好的情况。
无梁板式高桩码头上部结构主要由面板、桩帽和靠船构件组成。面板直接安装在桩帽上,面板一般采用预制面板。这种码头结构受力不均匀,桩的承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桩的自有长度较长,码头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不够好,适用于水位差较小没有集中荷载的中小型码头。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