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食堂餐厨垃圾生化 蚯蚓处理工艺设计文献综述

 2022-08-05 15:31:38

餐厨垃圾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致使

我国城市餐厨垃圾的产量日益增大。大量的餐厨垃圾不仅造成了巨大浪费,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如何使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已成为近年科学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餐厨垃圾的基本特性,并分析了国内外常用餐厨垃圾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及研究现状,为我国餐厨垃圾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餐厨垃圾;好氧堆肥;生化处理;处理工艺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餐厨垃圾的产量急剧增大。目前,我国餐厨垃圾年产量高达2.1times;108 t,约占全球餐厨垃圾总产量的13.1%,并且其产量仍在持续升高[1]。由于餐厨垃圾有机负荷和含水率较高,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餐厨垃圾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疾病而污染环境,甚至还可能产生二恶英等致癌物质[2]。然而,从化学成分上分析,餐厨垃圾含有大量有机质、丰富的营养元素及无机盐,若能合理有效处理则是具有一定价值的资源[3]。因此,如何使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已日益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介绍了餐厨垃圾组成及基本性质,概述国内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并分析对比常用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餐厨垃圾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1.餐厨垃圾组成及性质

餐厨垃圾主要由米、面食类食物残余、蔬菜、骨头、油脂等物质组成,多呈固液混合粘稠状态,化学组成成分复杂,含水含盐及油脂量较高,并含有淀粉、蛋白质、纤维素、杂多糖、脂肪等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同时又含有N、P、K、Ca等营养元素[2]。其特点是粗蛋白和粗纤维等有机物含量较高,BOD值高,易腐败、发酵并产生恶臭;含水率高达80%-90%,不便收集运输,处理不当容易产生渗滤液等二次污染物;油类和钠盐含量较其他生活垃圾高,对资源化产品品质影响较大[3]。餐厨垃圾物质组成如图1所示,化学组分如图2所示。

表1 餐厨垃圾组成

食物残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