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雨污分流现状与评估体系的调研
摘 要:为解决合流制体系带来的环境问题,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多地水环境治理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对于雨污分流工程管理、施工和运营的成效普遍缺乏评价体系。本文分析我国雨污分流现状,结合现有雨污分流质效评估体系建立要素与方法,对评估指标、调研过程、方案确立进行梳理,为实现适用于不同地区的雨污分流评估模型的优化作为参考。同时,对现有工程出现的问题和评估结果的预测,总结了目前应对雨污分流工程改造问题的整改举措,为未来相似问题的出现提供可行建议。
关键字:雨污分流 评估 改善措施
1 雨污分流工程现状概述
1.1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实施背景与意义
目前,我国城镇现有排水体制有两种:分流制与合流制[1]。随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对排水系统和排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强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问题[2]之外,在许多城市的老城区,由于排水体系与小区建设不同步而造成管道错接等问题也亟待解决[3]。此外,合流制体系中雨天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管网,导致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增大,另一方面污水大量排放至河道等水体造成城市水环境的不断恶化[4]。为杜绝雨污混排、加强城镇排水管理、改善黑臭河体等环境现状,许多城市将解决雨污合流制系统问题的一系列举措列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雨污分流的设计还有诸多优点,不仅解决了以上合流制引起的各类问题,而且增强了对雨水和污水的综合利用,降低城市环保投入,水环境得以改善,长期运用有利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2]。赵飞[5]提出未来雨污分流改造中需要关注雨水的再利用效果,民用水、工业用水、景观用水等均可借助雨水满足功能需求,可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1.2 雨污分流改造措施
由于我国各城镇发展阶段参差不齐,各地区排水系统存在差异,雨污分流改造过程中实施的方案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对于原有的排水管网进行保留,合流管道作为雨水管道进行使用,同时构建管径较小的污水管网,对于破损严重的少部分区域进行重建,如此工程成本得到很大程度的节约。刘昌苗[4]根据污染源性质、内部小区排水条件、外部承纳小区排水的市政排水管网排水条件三个因素,对广州市黄埔区排水系统进行分类,八种不同类别组合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此外对于老旧小区的建筑排水进行改善,增设排除屋顶雨水的立管,将原有合流制立管作为污水管使用,马文杰[6]对广州市昌岗社区建筑排水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设计,运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出增设排水立管的直径等,详细描述了设计与实施过程。在国外,利用现有具备调蓄作用的池塘或人工湿地,对雨水进行净化和调蓄有很大功用(详见第3节)。
1.3 开展雨污分流改造遇到的问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