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重金属镉检测的文献综述
- 前言
镉(Cadmium,Cd)是一种银白色或白色的带有金属光泽的重金属,在自然界含量很低主要以硫镉矿的形式存在,镉广泛应用于采矿、电镀、冶炼、电池等行业,主要用作电镀、抗腐蚀剂、塑料稳定剂、光敏元件等。随之而来含有大量含镉的“三废”污染环境,致使大量土地被污染。我国镉污染的土壤面积已达 20 万立方米,占总耕地面积的 1/6[1],造成了我国粮食、蔬菜等农产品重金属镉含量超标。已知重金属镉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尤其是对肾脏、骨骼、免疫系统及生殖系统有不可逆的损伤,严重威胁着公共健康和安全。本文通过分析大量文献,综述了重金属镉的危害,重要分析了重金属镉的检测方法,并且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指出了今后的应用研究方向。
- 重金属镉概述
- 简介
镉是一种稀有的分散元素, 属于d 原子轨道被完全填充的非典型过渡金属。镉的存在形式有硝酸镉、硫化镉、氯化镉、乙酸镉、半胱胺酸-镉络合物、硫酸镉和碳酸镉。不同形式的镉的毒性是不同的。硝酸镉和氯化镉易溶于水, 故对动植物和人体的毒性较高。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镉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小于等于1mu;g/kg 体重[2]。联合国食品准则委员会规定每千克精白米中镉的含量最高不能超过 0.4 mg,欧美国家则限定为 0.2 mg[3]。我国规定谷类及其制品隔的限量为 0.1-0.2 mg/kg,果蔬及其制品为 0.05-0.2 mg/kg,肉、蛋、水产品及其制品为 0.05-0.2 mg/kg[4]。
2.来源
环境中镉主要来源于空气沉积、施用磷肥、施用污泥和其它有机物;电镀、印刷、塑料、电池、电学测量仪器、半导体元件、陶器、焊料和合金等制造工业的废水和尘烟也有一定的影响, 但面源(全球性)污染较轻, 而点源(区域性)污染很严重。
3.对动物及人类的毒性
镉能明显降低牲畜的生产性能和动物的生长性能,动物体内血镉主要分布于红细胞中,Cd-MT(cadmium metallothionein , 镉金属硫蛋白)为主要存在形式, 高分子蛋白结合镉也是体内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 另外镉也可以与小分子物质结合或以游离的形式存在。镉在动物器官中的分布:肌肉lt;肝脏lt;肾脏;肾脏是镉的主要靶器官, 蓄积最多。镉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大多表现为免疫抑制,并对哺乳动物的睾丸和附睾有毒害作用[5]。
- 重金属镉的检测方法
-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随着全社会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高,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国内外针对重金属镉的检测研究出了很多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火焰原子吸收法(即FAAS,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即GF- AAS,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原子荧光光谱法(即AFS,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紫外分光光度法(即UV,Ultra- violet spectroscopy)、冷蒸气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即ICP-M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等传统检测方法,以及电化学传感器法、免疫分析法、酶分析法和试纸法等快速检测技术。传统的镉离子检测方法准确度高,但必须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且仪器设备费用昂贵,测定操作繁琐,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检测有一定的时间地点局限性,不适用于现场定量快速检测。快速检测技术操作简单,但因其不稳定性和局限性,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各方面的缺陷,将其广泛推广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传统检测方法
2.1紫外分光光度法(UV)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