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实施效果评价文献综述

 2022-08-14 11:03:35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实施效果评价概述

摘要: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日益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老龄化社会的进展,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也日益增加,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为了改善慢性病的治疗效果,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NCD self-management)近年来在国际上逐渐兴起。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逐渐被应用于我国糖尿病治疗中。本文将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概念、内容、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进展和国内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实施效果作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 自我管理; 健康教育

  1. 文献综述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遍布世界各地、分布极广的慢性内分泌代谢病,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统计,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20-79岁)从2000年的1.51亿,到2017年已达到4.25亿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6.29亿。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日益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老龄化社会的进展,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也日益增加,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现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第一大国。据统计,在2015 年,我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高达1.096 亿人,130 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我国人口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者将近9240万人[1]。而且糖尿病起病较为隐匿,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显著低于普通人群 [2]。因此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急需投入改善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改善慢性病的治疗效果,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NCD self-management)近年来在国际上逐渐兴起,是指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患者承担一定的预防性和治疗性保健任务,在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支持下开展自我保健活动[3],作为一项可操作性强、效果明确的干预措施,能够在大部分参与者身上产生一定的作用。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ADA)指出糖尿病自我管理(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DSME)是糖尿病治疗方案中必要的项目[4]。由于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庞大,且医疗资源相对紧缺,有效卫生资源的匮乏及分配的不均衡,以及临床医师工作繁重,无法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指导,大多数患者自身也未对自身病情引起足够重视,或者缺乏自信心和管理自身疾病所需的知识技能,所以患者自身必须承担大部分疾病管理工作。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逐渐被应用于我国糖尿病治疗中。我国也在2011年开展了 “中国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 。

  1.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1. 患者自我管理的概念

指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患者承担一定的预防性和治疗性保健任务,在自我管理技能支持下开展自我保健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患者的主动参加的自我管理更有利于疾病的转归。目前患者自我管理主要有三方面的任务:疾病或行为管理,角色管理及情绪管理。

    1.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内容

自我管理在血糖控制、预防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方面有重要作用。糖尿病自我管理是指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遵医嘱服药、定期检测血糖、足部护理及吸烟者戒烟等在内的,糖尿病患者每日所采取的用于科学合理控制血糖,并减少糖尿病患者对患者自身健康造成影响的各项活动。

    1. 自我管理的主要特征

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主要特征体现在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三大任务和五大基本技能之上。三大任务为所患疾病的医疗和行为管理、角色管理和情绪管理;五大基本技能是解决问题的技巧、决策能力、寻找和利用社区资源、帮助简历良好的医患关系的技能、目标设定及采取行动。

  1.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