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控情况研究新进展
摘要: 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的评价指标,能够有效反映一个社会对高血压控制的效果。文章主要回顾近年来各地区关于高血压“三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从而掌握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线索。
关键词:高血压; 知晓率;治疗率; 控制率;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居民疾病谱发生重大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整体水平的不断增高,提示着高血压已成为威胁人群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对高血压的防控一直是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作为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的评价指标能够有效反映一个社会对高血压控制的效果[2]。为了解目前我国及其他国家对高血压控制情况,本文结合了近年来有关于高血压病的患病和控制情况的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对成年居民高血压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综述。
1 高血压的流行现状
1.1 国外高血压流行现状
Mills K T [3]等人的一项系统分析研究了2010年全球高血压患病率、知晓、治疗和控制的差异,并比较了2000年至2010年的长期变化,结果发现:2010年,全球成年人中有31.1%的人患有高血压;高收入国家为28.5%,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为31.5%。从2000到2010年,在高收入国家中,按年龄划分的高血压患病率下降了2.6%,高血压知晓率(58.2%至67.0%)、治疗率(44.5%至55.6%)、控制率(17.9%至28.4%)显著增加,而在中低收入国家中,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7.7%,高血压知晓率(32.3%至37.9%)、治疗率(24.9至29%)少量增加,控制率(8.4%至7.7%)略微下降。这说明高血压的患病、知晓和治疗控制情况在不同国家间存在的差异,且这种差异在不断地扩大。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慢性病的管理和防治,高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疾病谱的变化和老龄化的到来,慢性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需要制订更加有效的公共政策和综合防治策略。
Bin Z[4]等人对12个高收入国家的研究调查发现,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纳入研究的12个高收入国家的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水平都有着改善。但是,在过去十年中,控制率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其水平也低于一些高质量的高血压计划(例如:北加州凯撒永久医疗计划)的水平。在知晓、治疗和控制方面,美国始终优于大多数对照国家,芬兰、日本等国家的治疗和控制率均低于大多数其他国家。由于各国之间在高血压患病率以及卫生系统如何检测和治疗高血压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国之间的高血压患病率以及知晓、治疗和控制高血压方面也都存在差异。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