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显著变化正在促进全球能源需求增长1。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并对气候变化产生不利影响1-2。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不断增加,然而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严重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
因此,为了平衡能源供应和用户需求的波动,开发安全高效的大规模储能系统尤为重要3。
其中,全钒液流电池(VFBs)具有寿命长、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和容量与功率呈解耦关系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吸引力和发展前景的大规模电化学储能技术4。
在2021年,随着双碳愿景和储能市场发展的深入,VFBs技术的应用再次提速:2021年8月,国家电投湖北100 MW/500 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在湖北省襄阳市开工;2021年10月,大唐中宁共享储能100 MW/400 MW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地质勘察项目开始招标。
近年来,VFBs从kW级到百kW级,再向着百MW级发展,证明了液流电池市场日趋成熟,市场对于VFBs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越来越高5。
与传统的二次电池不同,VFBs的能量存储在电解液的氧化还原电对(VO2 /VO2 和V3 /V2 )中,而电极只是为氧化还原反应提供了一个场所。
VFBs的反应可以用方程式(1)-(3)来描述6: 质子交换膜(PEMs)作为VFBs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同时具有较高的质子电导率和较低的钒渗透率,才能获得优异的电池性能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