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智力因素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文献综述

 2022-08-08 11:10:06

非智力因素教学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就非智力因素在教学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作一综述,旨在归纳得到以下几点内容:一、国内外研究历程;二、相关理论支持;三、近期调查研究和结论;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途径;五、教学作用。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问卷调查; 教学实践

一、文献综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线教师应努力适应时代的变化。首先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次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根据课程标准,做到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

基于以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得不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及时改变以往将“智育”摆在第一位,而忽略其他方面教育的教学策略。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简要综述目前教育领域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说明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重要性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最终能够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历程

1. 国外相关研究

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研究是在西方率先开展的。通常可将研究历程分成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非智力因素研究产生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维伯 (1913) 关于性格性质的因素分析研究、布朗 (1921) 将性格特质作为智力测试中的相关因素的研究、卡特尔 (1933 ) 的气质测验和智力评价的研究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