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药PCSK9抑制剂的理论计算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0 00:51:20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根据 WHO 公布的资料,每年约有 380 万男性及 340 万女性死于冠心病,占全部死亡率的 12.2%,冠心病已成为全世界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

同样,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

经过研究发现,血清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最重要也是最明确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样是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降脂药物他汀类属临床一线治疗药物,但存在肝损害、肌溶解等副作用。

目前,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 / kexin 9 型( PCSK9) 已成为新式降脂作用靶点。

PCSK9 属于丝氨酸蛋白转化酶家族,有研究表明,PCSK9 基因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循环血液中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水平,其过程主要依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 的存在。

正常循环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主要通过肝脏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高度特异性摄取,结合成 LDL/LDLR复合物,继而通过细胞内吞作用降解。

而PCSK9在细胞表面通过与LDL竞争性结合LDL-R,导致溶酶体介导的LDL的降解水平降低,从而引起外周血LDL水平增高,而血清LDL水平的增高往往同血脂代谢异常、动脉粥样斑块等心血管疾病相关。

PCSK9 功能获得性突变( GOF)与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有关; 相反,PCSK9 功能丧失性突变( LOF) 导致血 LDL-C 水平降低,从而降低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仅有evolocumab和alirocumab两种单克隆抗体获得FDA 批准上市,但还有许多药物以及潜在的PCSK9抑制剂靶点在研究中。

总体而言,PCSK9抑制剂是解决他汀抵抗患者降脂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案,在相关靶点及药物开发中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

[1,2,3]二、 研究的基本内容、方法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次实验将主要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的方法,分析PCSK9激酶性质,经过实验研究和文献阅读查找其他的PCSK9抑制剂靶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