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性T细胞亚群在雷公藤甲素毒性中作用及机制文献综述

 2023-02-21 19:35:12

调节性T细胞在雷公藤甲素肝毒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通过体内实验确定Treg细胞在雷公藤甲素肝毒性中的作用,为适应性免疫在中药源性肝毒性中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和方向。

采用的研究手段在动物整体实验中,建立雷公藤甲素急性肝毒性模型,检测Treg细胞比例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随着给药时间和剂量的变化。

采用抗CD25抗体清除体内Treg细胞或者过继转输Treg细胞上调体内Treg细胞,分别观察雷公藤甲素给药后小鼠肝损伤程度的改变。

文献综述雷公藤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根及根茎,又名黄藤、黄藤木、黄腊藤、断肠草等,是我国传统中草药。

雷公藤的应用历史悠久,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寒,味苦辛,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等多种功效,因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而被国内外广泛地研究[1]。

目前上市制剂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雷公藤总萜片等,其主要用途为抗炎、抗菌、免疫抑制,广泛应用于肾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移植的抗排斥治疗等。

但是雷公藤临床不良反应众多,时见报道。

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2年4月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46期关注雷公藤制剂的用药安全,指出雷公藤制剂具有多种不良反应。

研究表明,雷公藤有胃肠道反应、生殖系统毒性、肝毒性、造血系统毒性、肾毒性、心脏毒性等[2],而其肝损伤发生的频率尤其居高不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