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纳米金探针检测骨钙素文献综述

 2022-12-08 16:20:56
  1. 研究背景

16世纪时,欧洲著名的学者Paracelsus就发现了胶体金的存在,只是那时胶体金还不被叫做胶体金,它被叫做“饮用金”,当时Paracelsus用这种名为“饮用金”的溶液治疗精神疾病,这可谓是胶体金被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第一步。1857年时,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在一次偶然的试验中,发现在一种溶液中加入电解质后,溶液会从红色变成蓝色又变成无色,其实这个实验就是利用氯化金还原出了含有胶体金的溶液,这个实验非常具有科学价值。在三十年后,美国开始正式使用纳米金来治疗酗酒。而后的十年内,纳米金开始被广泛的应用于科学领域,如:遏制结核杆菌的生长、治疗关节炎、减轻疼痛,甚至是增强体质的保健作用。在1939年 Kausche和Ruska利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纳米金标记后的烟草花叶病毒不同于往常,这说明了纳米金具有标记作用。1971年Faulk和Taylor两位科学家第一次成功的使用了纳米金标记兔抗沙门氏菌抗血清,并得以检测,这是纳米金标记技术的重要里程碑。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其具备的很多项优点使其在新型的标记方法中备受关注,比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加样步骤非常简便,相比于传统检测方法,本方法不需要再洗涤;检测过程也比较迅速,时间较短,并且检测结果非常准确,不易收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灵敏度高,用肉眼就可以判定检测结果,也不需要依靠任何仪器。

  1. 方法和技术

本实验利用了抗原和抗体可以进行特异性识别以及胶体金可以与生物大分子结合的原理,将检测物质固定在一个特殊的试纸条带上,将待检测的物质加在试纸条的一端,利用溶液与条带间的毛细作用带动待检测物质在试纸条上运动,当它接触到检测物时,就会发生特异性的反应,分离出一部分物质,纳米金通过反应显色,那么,就可以通过肉眼直观的分辨出检测的结果。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非常的简单,就是利用胶体金的特殊显色反应作为信号,利用胶体金可以结合生物大分子并不改变生物大分子的活性的优点,将胶体金作为标记过程中的显示被标记物运动踪迹的标记物来检测各种待测物的方法。

三、论文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2016年3月10日----3月20日 确定选题,查阅文献。

2016年3月20日----3月25日 撰写开题报告。

2016年3月25日----5月1日 进行调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设计。

2016年5月1日----5月15日 设计系统原型,并提交论文初稿。

2016年5月20日前 修改论文,完善系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