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淀粉酶细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文献综述

 2023-01-03 15:56:03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发展淀粉深加工工业是解决当前淀粉生产积压的好出路,而几乎所有淀粉深加工工业的基础都是以淀粉质原料的水解作为第一步,因此淀粉质原料的液化情况直接关系到产品后期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改进淀粉液化工艺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

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分子产生多种产物,包括糊精,低聚糖,及单糖分子等,一般有微生物发酵产生,也可由植物动物体提取,工业生产上的都以微生物发酵法为主进行大规模生产淀粉酶。土壤中含有各种微生物,其中包含淀粉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在淀粉作为唯一碳源的鉴别培养基中,只有能产生淀粉酶并利用淀粉的菌体才能成为优势菌种。在含淀粉作为唯一碳源的鉴别培养基上的平板上,具有产淀粉酶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水解淀粉生成小分子糊精和葡萄糖,在淀粉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水解圈,但肉眼不易分辨,滴加碘液,未水解的淀粉呈蓝色,若菌落周围能形成淀粉水解圈,表明该菌具有产淀粉酶的能力。

而目前生产应用的淀粉酶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尤其以芽孢杆菌所产的淀粉酶较多。其原因首先是芽孢杆菌属中能产生淀粉酶的菌种较多;其次芽孢杆菌属所产的淀粉酶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再次,芽孢杆菌应用历史悠久,安全性有保障【2】

此外,由于生淀粉酶能将未经蒸煮糊化的生淀粉直接转化成葡萄糖等可发酵性糖供微生物生长与代谢,因此其比传统的高温蒸煮糖化节约25%~30%的能耗【3】。于是获得高产菌种并优化发酵条件,提高产酶性能,可以降低其工业应用成本。因此,提高产酶性能在生料酒精发酵、酿酒、酿造调味品以及饲料蛋白生产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本论文通过对校园内土壤中微生物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探索有较高产淀粉酶活性的细菌。

二、研究目的:

获得在生产应用方面有一定优势的高产淀粉酶细菌。

获得高产淀粉酶细菌后通过DNS法测出其酶活。

通过对菌体形态特征的观察与参考文献中的比较,以及其酶活性的比较进行初步的菌体鉴定。

三、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