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磷酸测序用酶的表达方法及菌种保藏条件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4 19:43:33

焦磷酸测序用酶的表达方法及菌种保藏条件的研究

课题背景及意义

  Melamede[1]等在1985年最先介绍了用序列合成来测序的原理,Hyman[2]等1988年将检测焦磷酸的方法应用到DNA测序上,Nyren[3]等人在1987年用无外切酶活性的DNA聚合酶和未标记的核苷酸完成测序过程。其原理是:测序引物与单链模板退火后,在DNA聚合酶、三磷酸腺苷硫酸化酶、荧光素酶和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4种酶的协同作用下完成测序反应[4]。当加入的dNTP与模板互补时,DNA模板与互补的dNTP聚合时可以产生等摩尔PPi,在三磷酸腺苷硫酸化酶催化下,PPi与APS反应生成等量的ATP,在荧光素酶作用下,ATP与虫荧光素反应发光,最大波长约为560nm,可用光电倍增管或CCD检测。产生的荧光信号强度与聚合的dNTP个数成正比,根据加入的dNTP类型和荧光信号强度就可实时记录模板DNA的核苷酸序列[5]。焦测序技术可用于细菌病毒等的序列测定、单核苷酸多态性测定[7]、基因表达量测定和药物基因组学等的研究,具有快速、准确、经济、实时检测的特点,不需要凝胶电泳,也不需要对DNA样品进行任何特殊形式的标记和染色,有很高的可重复性、并行性和高度自动化,应用前景广阔。

  然而,焦测序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测序结果不准、信噪比较低的情况,原因是当模板较复杂时,形成了二级结构,影响碱基配对或导致错粘错配,出现测序不准确。单链结合蛋白(SSBP)可以阻止新形成的ssDNA重新配对形成dsDNA,并且能够防止ssDNA被核酸酶降解。SSBP使ssDNA呈伸展状态,没有弯曲和结节,具有维持ssDNA稳定、减少ssDNA二聚体的形成等作用,同时,SSBP还具有促进DNA解链的作用,也能增大含单碱基错配DNA与完全匹配DNA的解链作用的差异。将SSBP应用在焦磷酸测序中,能够减少碱基错配,显著降低测序过程中的非特异信号,提高信噪比,增加测序的准确性[6]。

本实验室已经建立了稳定、高灵敏的焦测序平台,本课题目的在于表达获得高纯度、高稳定性的DNA聚合酶、三磷酸腺苷硫酸化酶、荧光素酶和单链结合蛋白,对完善焦测序反应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为后续进行冻干制剂的研究提供原料。

课题拟研究问题

1.酶的表达。本课题主要表达DNA聚合酶、三磷酸腺苷硫酸化酶、荧光素酶和单链结合蛋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酶的相应基因插入质粒,导入大肠杆菌,适宜条件下培养、诱导产生相应酶蛋白,再进行纯化和活力测定,得到符合焦测序实验要求的工具酶。

2.菌种保藏条件的探究。本实验室已经成功构建了表达Klenow(exo-)DNA聚合酶、酿酒酵母ATP硫酸化酶[8]、耐热荧光素酶[9]、重组大肠杆菌单链结合蛋白、生物素化荧光素酶[10]、生物素化ATP硫酸化酶[11]、小双孢菌来源的丙酮酸双磷酸激酶的工程菌[12],通过转接、甘油冷冻等技术进行保存。

主要技术手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