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蛋白组学技术筛选肺肾阴虚证儿童哮喘特征性蛋白文献综述

 2022-08-05 16:23:33

哮喘的致病机理及其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经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气促,喘息,咳嗽和胸闷等。本文从哮喘的致病机理以及哮喘生物标志物的核心靶标和新兴靶标来对哮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哮喘; 气道; 致病机理; 生物学标志物

一、文献综述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其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一种气道炎症,此种炎症经常引起气管的收缩痉挛,导致反复发作的气促,喘息,咳嗽和胸闷等症状。全世界哮喘患病人数约为3亿[1-2],儿童患病率达8.1permil;~14permil;[3]。但目前我国儿童哮喘诊断符合率仅为66.7%,有16%儿童哮喘患者在既往诊治中从未考虑喘息问题,50%的哮喘患儿在发病后3年甚至更久才得到正确诊断[4]

1哮喘的致病机理

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T细胞和肥大细胞等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伴随着呼吸道感染或者肺部炎症等原因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儿童由于抵抗力低下,在肺部发生炎症时,更容易引发哮喘。研究发现[6],由于哮喘的致病机理的不同,哮喘又可分为内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混合型哮喘三种。

1.1外源性哮喘

外源性哮喘的发病原因是患者首次接触到过敏原后,机体的浆细胞受到信号调节而产生一系列特异性抗体如IgE,IgE粘附在支气管的粘模表层。在机体再一次地接触到过敏原后,抗体则释放出嗜酸白细胞趋化因子,血细胞活化因子等刺激性物质,使得支气管受到刺激。支气管受到的刺激会进一步引发迷走神经的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调控作用,进而引发支气管平滑肌的蜷缩,从而引起哮喘[7]。外源性哮喘可查出过敏原,避免接触这种外源抗原就可以有效防止外源性哮喘的发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