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致病机理及其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经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气促,喘息,咳嗽和胸闷等。本文从哮喘的致病机理以及哮喘生物标志物的核心靶标和新兴靶标来对哮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哮喘; 气道; 致病机理; 生物学标志物
一、文献综述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其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一种气道炎症,此种炎症经常引起气管的收缩痉挛,导致反复发作的气促,喘息,咳嗽和胸闷等症状。全世界哮喘患病人数约为3亿[1-2],儿童患病率达8.1permil;~14permil;[3]。但目前我国儿童哮喘诊断符合率仅为66.7%,有16%儿童哮喘患者在既往诊治中从未考虑喘息问题,50%的哮喘患儿在发病后3年甚至更久才得到正确诊断[4]。
1哮喘的致病机理
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T细胞和肥大细胞等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伴随着呼吸道感染或者肺部炎症等原因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儿童由于抵抗力低下,在肺部发生炎症时,更容易引发哮喘。研究发现[6],由于哮喘的致病机理的不同,哮喘又可分为内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混合型哮喘三种。
1.1外源性哮喘
外源性哮喘的发病原因是患者首次接触到过敏原后,机体的浆细胞受到信号调节而产生一系列特异性抗体如IgE,IgE粘附在支气管的粘模表层。在机体再一次地接触到过敏原后,抗体则释放出嗜酸白细胞趋化因子,血细胞活化因子等刺激性物质,使得支气管受到刺激。支气管受到的刺激会进一步引发迷走神经的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调控作用,进而引发支气管平滑肌的蜷缩,从而引起哮喘[7]。外源性哮喘可查出过敏原,避免接触这种外源抗原就可以有效防止外源性哮喘的发生。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渗滤液可控生化致水肥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 杭白菊CmTCP3-1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文献综述
- 杭白菊CmSPL9-1转录因子调控黄酮合成的功能研究文献综述
- CmMYB1转录因子参与介导UV-B诱发杭白菊黄酮合成的功能研究文献综述
- 大豆P型ATP酶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文献综述
- 微塑料和土霉素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效应研究文献综述
- 加拿大一枝黄花提取物对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研究文献综述
- 甲型流感病毒NP基因真核载体的构建文献综述
- 乳化剂种类与用量的改变对SKLB677乳膏的乳化体系及活性成分稳定性影响的初步研究文献综述
- human TIGIT及其配体PVR的真核表达及纯化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