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代谢平衡模型文献综述

 2023-01-28 22:17:25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 研究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可诱发猝死的疾病。尽管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手段,但是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过程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旨在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描述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过程。代谢网络是有多个功能上紧密联系的小模块组成。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模块可以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保证整个网络的稳定性。但是在病理情况下,代谢模块的平衡会被打破。本课题首先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评估在实验动物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代谢失衡的程度。为了进一步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过程,本课题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找到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的实验标记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研究手段

本实验利用前期测得的动物实验数据进行相关的数学建模。前期动物实验获得的数据包含一个正常组和一个结扎组。每只大鼠测量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ADMA)、对称二甲基精氨酸(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SDM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等12个实验标记物。每个样本测得的数据均可以用如下的向量表示:

其中j表示实验动物的编号, 表示相应的实验标记物的浓度,n表示实验标记物的编号。本课题拟用结扎组向量与正常组向量的夹角 以及模长比 来评估结扎组代谢失衡的情况。

其中夹角 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