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生物防治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多样的关系,微生物生物防治是一种有效的利用一种或者多种微生物,来抑制病原物或者削弱其致病力的防治方法。从上世纪以来,由化学生产的药物引起的环境污染以及在农产品当中含有残留的农药和一些病原物产生了抗药性等一系列环保问题日益引起大家的关注,所以寻找此类对环境友好的、无公害的、高效的生物农药受到普遍重视[1]。而如今生物防治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生物防治的基础在于获得高效拮抗菌。
2、粘质沙雷氏菌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最早在1823年被定名属于肠杆菌科,沙雷氏属的一个种,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它在形态上比一般其它肠道菌小,无荚膜,偶尔呈长丝状[4],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菌。
2.1粘质沙雷氏菌防治植物病虫害
在当今现有的生物防治策略中,对粘质沙雷氏菌的应用逐渐引人注目,很多性状优良的菌株已开始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此前在健康、感染或死亡的昆虫体中,经常能够分离到该细菌,已有研究表明,粘质沙雷氏菌可感染棉铃虫、烟青虫、蚜虫、白蚁、蝗虫、天牛、红棕象甲、黄曲条跳甲等多种害虫,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细菌[4][5]。而且同类菌株嗜虫沙雷氏菌现已开发为微生物杀虫剂产品,广泛用于金龟甲的生物防治。
2.2灵菌红素
其中一些菌株可产生红色色素,而该红色色素总称为灵菌红素。灵菌红素是具有三个吡咯环骨架结构的天然红色素,它具有抗细菌、真菌、疟疾和霉菌、抗病毒、免疫抑制和抗肿瘤等作用[2][8]。它现在是一种新的天然抗癌待选药物,灵菌红素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癌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微生物发酵生产的灵菌红素更是理想的天然色素,因此该色素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灵菌红素的深入研究,灵菌红素的生产和作用原理将会被人类更加清出地认识,然后批量化生产,并应用到免疫治疗当中[4]。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