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浆苦味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酸浆苦味素类化合物于1970年,首次从茄科酸浆属植物——锦灯笼中分离获得,后来人们在茄科酸浆属的植物中陆陆续续又分离出许多同类化合物。经各种研究表明,酸浆苦味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抑菌、免疫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近年来,该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已成为热点。本文对目前所获的的酸浆苦味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酸浆苦味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引言
酸浆苦味素类化合物(physalins)是茄科酸浆属植物中甾体类化合物的一种,有淡淡的苦味,其基本骨架是13,14-裂环-16,24-环麦角甾烷。酸浆苦味素类化合物自1970年确定出酸浆苦味素A的结构后,人们陆陆续续分离出了更多同类化合物。随着这些酸浆苦味素的提取分离,并且其自然资源丰富,酸浆苦味素被药学界关注;根据含有酸浆苦味素的草本植物在药典中的使用方向,研究人员逐渐发现酸浆苦味素有抗癌,抗炎和细胞毒的作用。
酸浆属的植物约100种以上,广布于全世界,但大部产美洲热带及温带地区,我国相应种属的植物有酸浆(Physali alkekengi L);锦灯笼(Physalis alkekengi L.var.franchetii);小酸浆(Physalis minima);毛酸浆(Physalis pubescens L.);苦蘵(Physalis angulata);毛苦蘵(Physalis angulata var.villosa) ;灯笼果(Physalis peruviana L)。《中国植物志》中有记载酸浆为多年生草本,基部常匍匐生根;茎高约40-80厘米,基部略带木质,分枝稀疏或不分枝,茎节不甚膨大,常被有柔毛,尤其以幼嫩部分较密。锦灯笼与酸浆的区别在:茎较粗壮,茎节膨大;叶仅叶缘有短毛;花梗近无毛或仅有稀疏柔毛,果时无毛;花萼除裂片密生毛外筒部毛被稀疏,果萼毛被脱落而光滑无毛。小酸浆为一年生草本,根细瘦;主轴短缩,顶端多二歧分枝,分枝披散而卧于地上或斜升,生短柔毛。毛酸浆为一年生草本;茎生柔毛,常多分枝,分枝毛较密。苦蘵为一年生草本,被疏短柔毛或近无毛,高常30-50厘米;茎多分枝,分枝纤细。毛苦蘵不同于原变种在全体密生长柔毛、果时不脱落。灯笼果为多年生草本,高45-90厘米,具匍匐的根状茎。茎直立,不分枝或少分枝,密生短柔毛[25]。酸浆属植物种主要含有甾体类化合物(酸浆苦味素类和睡茄内酯类),黄酮类化合物等,其中酸浆苦味素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目前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炎、抑菌、免疫调节等作用,其中抗肿瘤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已分离获得的酸浆苦味素类化合物进行归纳综述,以其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化学成分
自1970年第一个酸浆苦味素类化合物被人们从酸浆中分离获得,目前已得到26个酸浆苦味素类化合物,
1970年,Kawai.M等人就从锦灯笼中分离得到了酸浆苦味素A,酸浆苦味素B[9];
2001年Kawai.M等人又在锦灯笼中分离得到酸浆苦味素T[10];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