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辅助的前体药物与caspase 3文献综述

 2022-12-27 09:32:59

脂质体-辅助的前体药物与Caspase 3

院部:药学院

专业:药物制剂

姓名:李晓彤

指导教师:何伟

脂质体-辅助的前体药物与Caspase 3

  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拟将Caspase3包载于脂质体,以HA-ORD为前药, liposome-Cas 3与HA-ORD发生自组装,形成杂化型纳米体系,实现联合给药,靶向治疗肿瘤。

  1. 课题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脂质体是由磷脂、胆固醇组成,并将药物包封在内的磷脂双分子结构[1] 。其主要特征是:脂质体是闭合的囊泡,包含有内水相,其囊泡壁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2]。脂质体具有诸多优点,如靶向性、 缓释性、低毒、细胞亲和性等,因此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被广泛研究。近年来,脂质体在药物制剂新技术的研究方面发展迅速,特别是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3] 。脂质体进入体内后绝大部分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药物会蓄积在肝、脾、肺和骨髓等组织器官中,而在其他部位游离药物少,以实现靶向释药。脂质体的发展历经了三代,其中第一代是普通脂质体(LiP),单纯由磷脂、胆固醇组成,具有被动靶向性。

脂质体靶向的目的是将药物高效率地递送至肿瘤部位,并让药物在肿瘤部位高效释药。相比于非靶向脂质体,靶向脂质体往往针对于实体恶性肿瘤,对于非实体肿瘤的研究较少。此外,靶向脂质体还可能受到药物的缓控释目的的影响。在工艺放大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处方组成,制备工艺等的影响。故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极为重要。目前,应用前药来提升脂质体靶向性是一个研究热点,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考证,并发掘更好的前药与脂质体组合。同时,脂质体作为蛋白多肽类药物载体可以保护药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提高稳定性,延长半衰期,同时达到缓释的效果。脂质体还可阻止被包埋蛋白多肽类药物与外部环境组分的反应,可以避免光、热等物理条件对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影响[4]

目前国内修饰脂质体还处在研究阶段,临床应用较少,存在经修饰的脂质体在体内外的靶向性是否具有可比性、修饰后的脂质体能否实现大规模生产、修饰脂质体的设计与制备过程均较普通脂质体复杂等问题。同时,Caspase3蛋白酶作为细胞内生物分子,较少被用于肿瘤治疗,其能否被顺利递送入细胞,并保持活性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考察验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